客服热线: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

2019-11-03 12:45:25浏览:88评论:0 来源:配电箱   
核心摘要: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分享该奖项。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图为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现场。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伴随着屠呦呦斩获国际大奖的欢呼,国内的质疑声同样强烈,一时“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图为屠呦呦(前排中)与2011年拉斯克奖评委和获奖人员合影。

无数人纠结于这样一个“悖论”:一边是这样重大的成果往往是一个团队合作的产物,是集体贡献;一边则是重大的国际科技奖项一般都是颁给个人。图为屠呦呦在美国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领奖。

屠呦呦(tú yōu yōu),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素的发明就是得益于传统中医药学。中药青蒿素的发明是抗疟史上的重大突破。图为青蒿素的发明者屠呦呦教授正为提高青蒿素的抗疟能力进行研究。

2011年11月,屠呦呦研究员获颁“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同时,屠呦呦青蒿素研究团队也获得100万元的奖励。

同年9月份颁发的拉斯克大奖,让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科研默默无闻的屠呦呦一时间名满天下。面对媒体,屠呦呦目光坚定,语调从容:“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希望我的获奖带来新的激励机制,激励科技工作者以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传统中医药,更好地为世界人民造福。”

 

 

 

 

 

 

 

了解更多请登陆 风机控制柜 http://3683.bidadk.com/fengjikongzhigui/

(责任编辑:配电箱)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电子烟全球“掐火” A股“烟民”该下车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