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新时代|湖南电力:源源电流“点亮”三湘

2019-09-18 20:58:56浏览:7评论:0 来源:配电箱   
核心摘要:湖南电力源源电流“点亮”三湘侯建明 阳仑 李连丰  夜幕降临,站在长沙湘江大桥放眼一江两岸,灯火辉煌,流光溢彩。40年前,湖

湖南电力

源源电流“点亮”三湘

侯建明 阳仑 李连丰

  夜幕降临,站在长沙湘江大桥放眼一江两岸,灯火辉煌,流光溢彩。40年前,湖南人是不敢想象这般“光”景的。那时,很多地区根本没有通电。

  改革开放走过40年,湖南电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同频律动。湖南电源以空前速度增长,电网主网架日臻坚强,配网遍布城乡,供电能力不断提升,安全稳定的电流源源不断输向三湘大地。

  发电:从“用电荒”到“供电足”

  65岁的长沙市民陈建民,在自家阳台堆积的杂物里,翻找出了煤油灯和蜡烛。“这些东西三四十年前是经常使用的,那时候停电是大停三六九、小停天天有。”1978年前,湖南省发电装机容量256万千瓦,人均0.05千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务院出台基本建设“拨改贷”“集资办电”等政策,拓宽电力建设资金筹措渠道。

  湖南电源建设随之飞速发展。

  1984年,金竹山电厂完成第三期扩建,装机达到60万千瓦,成为全省最大火电厂。1988年,全省首家中外合资电厂──华能岳阳电厂开工,火电单机容量首次达到30万千瓦,揭开了多家办电新篇章。

  20世纪九十年代,大型“坑口”“路口”火电厂建设兴起,一批大型水电项目应运而生,电源建设持续稳步发展。1996年五强溪水电站全面竣工,成为湖南首个百万千瓦级水电厂。

  1999年,全省发电装机容量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2000年后,湖南省百万千瓦级电厂接连出现。

  截至2018年9月底,全省发电总装机已达到4452万千瓦,是1978年的17.4倍。全省人均用电量从1978年的128千瓦时,增加到2000多千瓦时。

  电网:从“小电网”到“特高压”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常拉闸限电,电网建设严重滞后、结构薄弱、系统稳定性差是重要原因。”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副主任王建雄介绍,1978年,湖南仅拥有35千伏及以上电线1.14万千米,其中,220千伏电压等级线路只有4条。全省电网分为湘中北和湘南两大片,当中还有许多以小水电为主、自发自供的地方小电网。“诸侯”林立,进一步加剧了用电供需矛盾。

  1978年,湖南省电力管理局(后更名为湖南省电力工业局)成立,负责全省发电和供电业务管理,按照“电源电网配套发展”原则,湖南省电网建设力度空前加大。1980年,湘中北与湘南电网联为一体,结束了孤网运行历史。

  随后20多年,湖南电网建设大步前行,省网覆盖全部城市和95%以上乡(镇)村。进入21世纪,实行厂网分开,湖南电网建设再次驶入“快车道”。截至2018年9月,该省已拥有35千伏及以上线路近7万千米、变电容量约1.3万千伏安,分别是1978年的38.1倍、6.13倍。

  农网:从“盼通电”到“户户通”

  今年夏天,国家级贫困县桂东县的沤江镇金洞村,迎来了村里第一辆纯电动汽车。63岁的原村党支部书记何春阳是车主,他全程见证了金洞这个贫困村40年来用电的变迁。

  2017年金洞村纳入桂东县“脱贫摘帽农网改造升级”范畴,原有台区变压器扩容,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基础。金洞村的变化,正是湖南农村电网发展的缩影。

  改革开放初期,湖南省电力部门急民所急,开始农网中低压改造,1995年实现了省网内乡乡通电,1997年实现了省网内村村通电。

  40年来,湖南省已累计完成2.5万余个行政村(合并后)农网改造,农村电网结构实现巨大跨越;全省农网户均配变容量从0.21千伏安增加到1.69千伏安,供电能力提升704.76%,农村供电可靠性达到99.79%。2017年9月底,湖南全省农网供电能力提升97.2%,乡村从此告别不稳定的小水电,实现村村通动力电。

责任编辑:赵雅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了解更多请登录 电表箱 http://www.bidadiankong.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工程特刊|全国电力工程新闻宣传工作会召开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