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2020京考申论文化热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2019-09-21 22:22:05浏览:69评论:0 来源:必达   
核心摘要:推荐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年汇总2020北京公务员考试招录专题 京考信息汇总京考申论热点:北京公务员考试频道提供2020京考申

推荐>>>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全年汇总

2020北京公务员考试招录专题 京考信息汇总

京考申论热点:北京公务员考试频道提供2020京考申论热点资料,包括申论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社会热点话题、申论热点深度解析、申论热点命题。本文整理2020京考申论文化热点: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背景链接

近年来,我国对乡村文化建设更加重视,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成效斐然。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快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让农民共享城乡优质文化资源”,再次凸显了这一建设的重要性。

公考角度中公解读

[提出观点]

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入口。推进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促进乡村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发展,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动能。

[综合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逐渐成熟,让我们可以更好记录保存乡村文化资源。比如,通过“影像记录”与“数字馆藏”来记录民间节庆、戏曲、乡风民俗以及地理风貌、物产、生产与生活状况,让农民了解农村的文化瑰宝,增强文化自信;推行“乡村记忆工程”、建设“乡村博物馆”, 让人们找到“根”的归属感,留住乡愁。可以说,数字化使乡村传统文化的创作力、表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得到了提升,让乡村文化建设呈现出新气象。

当前,有些地方建立了对少数民族乡村文化进行数字化采集的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项目,有的地方积极开展对中国古村落文化的数字化整理及利用工作,还有很多地方通过新媒体手段保存乡村文化记忆,等等。但与此同时,由于认识和条件上的限制,我国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开放共享程度不够,一些乡村文化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数据库很少向社会公众开放,没有实现资源的共享。又如,特色乡村文化建设趋于“同质化”,存在“千村一面”等现象。此外,在传播层面,也存在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传播力度不够等问题。

[参考对策]

补齐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的短板,需要积极探索乡村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新路径,让农民能够共享城乡优秀文化资源。要重视建设乡村公共文化网络和文化设施,建立统一的文化资源数字化标准,促进文化资源的共享。一方面,将乡村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通过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向外传播,使得乡村文化资源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城市的优秀文化同样需要通过这一网络传播到乡村,将城市优秀的文化资源如博物馆、电影、讲座、戏曲等内容同农村共享。通过文化资源共享,把村民的教育培训、文化图书阅读、科技科普推广、文体娱乐等活动融于一体。

让乡村文化建设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还必须注重乡村文化资源的传播工作,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就物质文化层面而言,乡村社会特有的物质文化如乡村建筑、古村落,以及田园景观、自然风光等,是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从非物质文化层面来说,民族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曲艺等文化资源,也非常珍贵。这些乡村文化资源同VR/AR等先进的数字传播技术结合起来,借助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客户端等大众传媒,能够更好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等文化产业,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播,构建文化传统价值认同,推动乡村振兴。

人民日报: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作者: 贺艳

(责任编辑:必达)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早报热点】濮阳将寻找50个“文明家庭”!来看看这些条件你家符合不?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