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诺贝尔奖陆续开始公布,中国恐再次无缘,为什么我们很难获奖?

2019-11-06 21:22:54浏览:151评论:0 来源:配电箱   
核心摘要:进入了十月,今年的诺贝尔奖项季也开始了。目前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和物理学奖获得者已经公布,其他奖项也将陆续揭晓。从目前来

进入了十月,今年的诺贝尔奖项季也开始了。目前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和物理学奖获得者已经公布,其他奖项也将陆续揭晓。从目前来看,今年我们中国的科学家恐怕再次颗粒无收。即便非常侥幸,我们获得一个奖项可能也是在文学领域,在科学的顶尖殿堂里,中国人的身影实在太少,也与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大国地位是不相匹配的。除了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奖后,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振奋的消息了。

屠呦呦

每年的诺贝尔奖颁发时期,国内总会有一些反省的声音,反省为什么我们总不受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青睐。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大学学术氛围有问题?还是这些外国人带着有色眼镜来看我们。其实答案很明显,我们的大学和科学家们在各个科学顶尖领域里少有杰出的贡献。

2005年,时任国家总理的温家宝看望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时,钱老发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培养了这么多年的人才,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和民国时期的大师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转眼十几年过去了,钱老的问题得到解答了吗,恐怕答案并不令人满意。

钱学森

如果说我们的大学体制没有问题,学术氛围没有问题,恐怕众多高校学术科研人才都不同意。前段时间,国际知名刊物接连撤销多篇中国科学家刊发的涉嫌造假的论文。更不用提几年前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事件,闹出了国际笑话,极大地损坏了中国科学家的信用。一些学者们的论文抄袭似乎都已不是新闻,其中不乏所谓领域的“大牛”。一些“博导”、“教授”热衷于创办公司,或者去“活动”国家项目,国家奖项,有几个“大牛”在安心的带领团队做着前沿科学探索,恐怕屈指可数。急功近利的跃进思维避免不了严重的学术造假。

我们号称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国家的顶尖高校清华北大吸收了全国选拔的最优秀青年才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每年有多少清华北大学成的才子全都远赴他国,成为了外籍人士,成了外籍科学家。这是他们个人的选择,本也无可厚非,但是不得不说是社会的损失,国家的损失。我们的顶尖人才在流失,费力引进的人才又发挥了多大的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

我们看到有改革的步伐,正在阔步前进,从“珠峰计划”到"双一流“建设,改变了原有的一刀切的”211“政策,激发了更多的高校迎头赶上的决心和活力。前段时间,一些高校开始大力整顿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业问题,凡是达不到毕业标准的,坚决开除或者降级,这些都是可喜的改变。我们也相信未来,还将大力打击学术不端,学阀,学术职称评定不公等问题,还高校学术气氛以清明。我们也在鼓励,培养的顶尖人才不再争相去往国外跑,去改国籍,而是在自己的国家能够做出一番事业。

我们坚信,未来的诺奖,我们不再缺席。

了解更多请登陆 软启动控制柜 http://3683.bidadk.com/ruanqidongkongzhigui/

(责任编辑:配电箱)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我是唱作人》陈意涵Estelle《我听说你要回来》成熟蜕变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