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三峡碧水蓝天
——记湖北宜昌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荣延海
曾铮 阮儆
在三峡游客中心码头,荣延海对试运行中的岸电桩进行检测调试。
他是一名常年奋战在供电营销岗位上的“红领先锋”,为积极推进三峡绿色岸电治污工程、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岸电治污,世界难题全突破;峡江履责,库区绿水永澄清。
“已经数不清是多少次跑这里了。”冬季的江风有点刺骨,荣延海却依然很喜欢站在秭归港码头高处眺望。远方青山如黛,眼前碧波荡漾,数艘豪华游轮停靠在岸边,趸船上的岸电箱正为它们补充电能。再也听不到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声,再也闻不到那令人掩鼻的气味,再也看不到缕缕黑烟在随风游荡。
荣延海,湖北宜昌供电公司营销部(农电工作部)主任兼客服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劳动模范、社会责任先进个人,去年11月底,他刚刚入围“荆楚楷模”。
比起以上种种的光环,他更喜欢别人叫他“岸电工程师”。近年来,他全心投入实施长江三峡绿色岸电治污工程,全力推动宜昌市港口码头岸电改造实现全覆盖,为守护美丽三峡的碧水蓝天、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努力奉献。
迎难而上率先破题
浩瀚大江,奔流不息。壮美的长江一路东行出三峡,航运繁忙的三峡坝区每年有14万艘船舶待闸,停靠期间,柴油发电排放物对坝区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荣延海思考,如果等待的轮船都能使用岸电,将对长江生态环境有极大改善。
然而,三峡坝区具有世界独特的水域特点,河段水流变化复杂,待闸船舶数量多、种类全、时间长,坝上水域水位垂直落差达30米,坡度长,岸电基础设施差;坝下水流急,浅滩多,船舶多为江心锚泊,岸电供电难度大。此外,长江宜昌段航运分属多个单位管辖,不同的管理单位,有不同的管理制度,岸电建设运营协调难度大。
目前,全国内河沿江推广岸电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统一标准。但荣延海没有退缩,他带领团队开展岸电调研,实地走访长江及辖区小流域七十余个港口、码头、待闸锚地,及几十位客货运船舶业主。“各个击破,一心只想怎么做、问题怎么解决,一个方案不行再换另一个。”荣延海说。就是这股子执拗劲让他没日没夜地钻了进去。
宜昌供电公司岸电团队在长江岸电推广领域率先破题,推出“靠岸固定式供电系统、靠岸浮动式供电系统、离岸固定式供电系统、离岸浮动式供电系统、水上服务区综合能源保障系统、船电宝充换电服务系统”等六种典型方式,完成岸电技术标准制定、配套设施建设、“扫码岸电”系统、江心船电宝储能岸电技术、轨道移动和趸船浮动岸电技术研发等工作,解决了三峡坝区岸电建设推广的难题症结。
成立联盟守护长江
2017年9月25日,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共同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进一步减少船舶污染排放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017年底,宜昌供电公司与宜昌市交通运输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广使用岸电,启用长江流域上首个“扫码岸电系统”,港口停靠船舶“扫码”即可享受供电、计量、缴费一体化智能服务,实现接口标准规范统一、缴费平台便捷通用。江边安了“充电宝”,船靠宜昌“扫一扫”,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8年7月,在宜昌供电公司党委的高度重视下,荣延海积极推动地方能源办、设计单位、管理部门、使用单位等多部门协同成立三峡岸电联盟,建立健全岸电“建、管、用”联盟机制,全面推进长江流域岸电建设全覆盖工作,为绿色岸电普及推广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打造可复制、易推广的港口岸电建设模式。
打通最后一公里
与游轮码头岸电高频使用不同,锚地岸电使用效率明显较低,秭归县坝上沙湾锚地建设了80个专用岸电接电桩位,但2017年全年供电量仅2万千瓦时左右,使用率不高。
荣延海经过考察,协调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技术攻关,推出程高式岸基供电技术,在锚地护坡上布置一套可移动的岸电设施,随水位可在145米、155米、175米三个高程分级移动,将接电长度缩短至50米以内,解决接电中因水位消落导致的电缆展放难度大的问题。
荣延海介绍:“我们依托车联网,打造了车船一体化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岸电云网系统,推出‘岸电云网’APP,只需要在手机APP里点一下,供电公司就能迅速提供接电服务。”
而在三峡大坝下游临江坪江心锚地,由于岸边水深不足,400多艘待闸货船在长江中间就地停泊,并没有靠岸,导致无法接入岸电,亟待寻找一种新型的岸电供应模式。“货船日平均用电量在10到30千瓦时左右,用电量不大,我们将提供移动储能方案,把船舶当作电动汽车,通过换电池方式提供电能。”荣延海说。
乘风起航,随着岸电工程如火如荼地铺开,长江港口正在实现绿色蝶变。目前,宜昌市已完成31个港口码头岸电改造,年用电量可达1700万千瓦时,相当于替代燃油5122吨,减少各类气体排放物1.3万吨。
“立责于心,履责于行”这八个字是荣延海的座右铭。在强大的岸电联盟的支持下,他奋战在岸电推广工作的最前沿,用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国网供电人的责任,为守护一江清水倾注心血。
责任编辑:李梁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了解更多请登录 智能电表 http://www.bidadiank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