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雷与流量之间是互相成就的,至于是谁先选择了谁早已无关紧要,只有结果最重要。张云雷与流量的结合,对于相声界,对于德云社来说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值得大书特书一番。

张云雷赋予相声全新的内涵。
相声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定义。
在相声诞生之初,只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和剃头、修脚、变戏法一样。对于艺人来说,就是赚钱的工具;对于观众来说,就是一种娱乐形式,除此以外并没有更特别的意义。
在解放以后,相声的地位变了,从街头茶馆走进了艺术殿堂,其内涵也随之变化。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相声被强行加入了宣传、讽刺、教育、歌颂等新式功能,娱乐的功能大大弱化。
2000年以后,随着郭德纲的大红大紫,相声的娱乐功能被无限放大,而其他功能几近消失,越来越趋近于其诞生时的原始状态。
无论处于哪一个阶段,相声演员一直都有一个朴素的使命,即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传统艺术,但是这一使命从来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更多时候只是被作为一个宣传的噱头,用来为演员脸上贴金而已。

可是张云雷不一样,在他的带动下,广大流量圈的女孩开始跟着他学唱京剧、评剧、太平歌词、京韵大鼓等传统艺术,在年轻人中间形成了崇尚传统文化的热潮。在此过程中,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传统艺术这一口号被真正落到了实处,不再是一句空话,这是张云雷对相声行业最大的贡献。
现在郭德纲和张云雷正在进行海外巡演,岳云鹏也即将开启北美巡演;如果说郭德纲和岳云鹏的海外巡演仅限于推广相声这门传统艺术的话,张云雷自带的曲艺传承标签使得其海外巡演的文化内涵比郭德纲和岳云鹏要更为宽广。
综上所述,张云雷是一个真正将相声的“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传统艺术”目标落到实处,并发挥到最大限度的相声演员,在相声史上毕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云雷做大了相声市场
在2017年以前,德云社虽然已很强大,但是小剧场的上座率一直在五成左右徘徊,只能处于勉强维持的阶段,需要郭德纲、岳云鹏等大角儿在商演、综艺和影视剧等领域打拼来贴补小剧场,维持一个400多人团体的正常运转。
郭德纲和郭麒麟一直强调说“相声是虚假繁荣”,因为单纯依靠相声,德云社都难以为继,更何况其他团体呢?
张云雷在2018年大红大紫以后改变了这种尴尬的现状,流量的大量涌入令现在德云社所有小剧场都一票难求,已经不需要通过其他环节赚钱来贴补,只要通过相声本身的收入就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并有可观的利润,这在德云社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当年郭德纲大红大紫时,小剧场也一票难求,甚至加座都能加到台上去,但是那是在郭德纲参加演出的情况下;在郭德纲脱离小剧场以后,上座率直线下滑,并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但是张云雷已经脱离小剧场一年多了,现在不仅是其担任队长的德云八队一票难求,而是整个德云社小剧场全部一票难求。
德云社有肉吃,同行也跟着喝汤。现在大部分相声小剧场的上座率都有很大提升,嘻哈包袱铺、大逗相声、青曲社、相声新势力等各种商演一场接着一场,在客观上都要感谢张云雷将流量带入相声圈;是张云雷让大家都有饭吃。

结语
张云雷一直承受着相声界同行的种种非议,但是在客观上,所有从业者都从张云雷效应中获利,“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情况,相信历史会给予张云雷一个公正的评价。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