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爽
10月2日,在浓浓的国庆气氛中,一场“技术阅兵”在大洋彼岸上演。
结果再添喜气:继5G移动通信和高端芯片之后,中国公司在又一个“核高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蚂蚁金服自主研发的数据库Oceanbase打破数据库基准性能测试的世界记录,成绩是前世界记录保持者、老牌巨头甲骨文(Oracle)的两倍。数据库领域最权威的国际机构国际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Transaction 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在官网发表了这一最新结果。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李国杰表示:Oceanbase打破了由甲骨文保持了9年之久的TPC-C基准性能测试的世界纪录,“是中国基础软件取得的重大突破”。
1长期依存
时间回到1997年,北京机场跑道上,国宾车队一字排开、闪着大灯。
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Larry Ellison)初次到访中国,这位数据库帝国的掌门人计划到长城拍摄推广网络计算机的宣传片,时任甲骨文中国总裁的冯星君找了20个小学生一同参与拍摄。
约好早上8点开拍,但直到9点,埃里森还没起床。
当天的北京零下二十几度,小学生们在没有暖气的大巴上苦等,冯星君带着哭腔给埃里森电话,一个多小时后,大老板才终于现身。
无奈的等待和敢怒不敢言背后,是国内在数据库服务上对甲骨文的全面依赖。
彼时的中国,商业力量快速复苏,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相伴而生的,是信息技术需求的井喷。甲骨文的数据库,正是软件中最硬的核心技术。
不能说国产数据库完全不行——但上世纪90年代才蹒跚起步的国产数据库,中国已经来不及等它长大。战场迫不及待需要成熟的战士。
了解更多请登陆 控制柜 http://www.bidae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