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不容忽视!11263名科学家严厉警告:气候危机将造成“巨大痛苦”

2019-11-10 14:32:55浏览:121评论:0 来源:配电箱   
核心摘要: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开始意识到气候变化的严峻性,但还是有一些顽固分子拒绝承认气候变化

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开始意识到气候变化的严峻性,但还是有一些顽固分子拒绝承认气候变化的影响,想要说服他们,究竟需要多少名科学家的苦口婆心呢?

11,263名科学家本周二11月5日发出了严厉的警告,他们称除非全球社会改变生活方式,否则气候危机将会给全世界的人民造成 “巨大痛苦” 。声明中说:我们明确地宣布,地球正面临气候紧急状态。为了确保一个可持续的未来,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意味着我们的全球社会运作和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发表声明的非营利性科学团体全球生态基金会表示,作为科学家,他们有道德义务如实告知正在发生的真相,我们不能再浪费时间了。气候危机已经到来,而且正在以比大多数科学家预期更快的速度加速。它比预期的更为严重,威胁着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命运。

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本周二的《生物科学》同行评审科学杂志上。该声明是数十位科学家的合作成果,并得到了来自153个国家的1.1万多名科学家的签名支持。

科学家们在谈论气候危机时不再拐弯抹角,而是倾向于“实事求是”。他们表示,地球正面临着气候紧急情况,这是明确和毫不含糊的,气候变化正威胁着我们生态系统的每一部分。气候危机与过度消费的富裕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目前迫切需要的改变包括停止人口增长、停止使用化石燃料、停止森林破坏和减少肉食。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威廉·里波教授是这份声明的主要作者,他说,我们面临的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这一警告的一个关键目的是,针对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制定一整套重要信号指标,而不仅仅是碳排放和地表温度上升。

该论文的合著者、悉尼大学的托马斯纽瑟姆则表示说:应该对更广泛的指标进行监测。该研究汇集了40年的气候研究成果,发现了令人不安的趋势,其中包括人口增长、肉类消费、树木覆盖面积减少、能源消耗、化石燃料补贴以及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此外科学家们认为的其它有重要影响的人类活动,还包括航空旅行激增导致的燃油消耗剧增和全球GDP的增长。

各种人类活动导致出现了陆地和海洋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等特别令人不安的趋势。尽管全球气候谈判已有40年之久,但除少数情况达成共识外,人类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困境。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潜在的不可逆转的气候临界点。这些气候连锁反应可能会对生态系统、社会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有可能使地球上的大片地区无法居住。

上面的图标上显示了从1980到2018年的一些重要数据趋势,其中包含二氧化碳,甲烷排放量的增加,气温和海平面的上升,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繁增多以及数十亿吨格陵兰岛冰的流失。虽然危险信号不少,科学家也发现一些令人振奋的迹象,这些信息包括全球人口出生率下降,太阳能和风能利用增加,以及化石燃料的减少。

科学家们提出如果人类要预防最极端的灾难情况发生,需要解决6个方面的关键问题。这些措施包括化石燃料替代,减少甲烷和煤烟等气候污染物的排放,减少肉食,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建立无碳经济并通过投资于女童教育来稳定人口增长。

这项研究支持了联合国最近的一份报告,该报告显示,地球上的海洋已经达到了临界点,气候变化带来的一些更严重的后果已经无法避免。这些影响包括威胁沿海种群的大规模洪水事件,更严重和更猛烈的风暴到达陆地,以及世界范围内鱼类种群数量的下降。仅仅单单关注全球表面温度的变化,并不能完全涵盖人类目前面临的危险范围和程度。

该研究显示出了令人担忧的趋势,尽管这并不令人意外。如果我们不能以有意义的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那么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生存环境就无法全面扭转!

2030年的大部分碳减排承诺中,《巴黎协定》下的184个国家还不足以使全球变暖远低于2摄氏度,到2030年,未能减少排放量将使人类每天因气候变化而恶化的天气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20亿美元。此外天气事件和模式将损害人类健康,生计,食物和水以及生物多样性。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份报告发布的前一天,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政府刚刚宣布了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议的程序正式启动。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厂家 http://3683.bidadk.com/

(责任编辑:配电箱)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女儿中毒去世后,夫妻俩再添双胞胎,如今先后患上白血病母亲崩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