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第17届华表奖颁奖礼在北京落下帷幕。作为政府主办的电影奖项,华表奖集齐娱乐圈最强阵容。
本届华表奖由李冰冰、黄渤主持,除了有成龙、斯琴高娃、陈道明、陈凯歌、王家卫、田华、林超贤这样的老艺术家。
徐峥、章子怡、杨幂、邓超、吴京、黄晓明、佟大为、佟丽娅等中生代演员。
还有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鹿晗、吴亦凡、李易峰、杨洋、刘昊然、关晓彤、张子枫、彭昱畅等青年演员出席。
男明星都是西装造型,女明星就惨了,在零度气温下还得穿上“清凉”的礼服。

顺势就刷出一个“明星真的不冷吗”的热门话题。
只有当斯琴高娃老师和李明启老师出现的时候,娱妹才感觉到这是12月的北京。
———分割线———
红毯只是前菜,颁奖现场才是重头戏。
早在颁奖礼开始前,提名影片名单就在全网传开。
诶,这名单上的影片怎么那么熟悉呢?
《战狼》《十八洞村》《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这不是前段时间刚登上金鸡百花奖舞台的正能量影片吗?
影片重复不打紧,但是《功夫瑜伽》《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样的低分烂片都出现在提名名单上,这又算怎么回事?
最终,《红海行动》《十八洞村》《战狼2》《湄公河行动》《建军大业》《明月几时有》《大鱼海棠》《大唐玄奘》《老阿姨》《龙之战》这10部影片获得“优秀故事片”奖。
林超贤凭借《红海行动》拿下优秀导演奖,《战狼2》的吴京和《十八洞村》的陈瑾分别获得“优秀男演员”奖与“优秀女演员”奖。
蛤?最佳故事片居然有10部获奖影片!这不就意味着提名的一半都拿奖了?堪称影坛分猪肉现场。
而且影帝、影后、最佳导演获奖名单都和前段时间的百花奖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百花奖又颁了一次奖杯。
华表奖颁奖礼现场众星云集,可以用星光璀璨来形容,但得奖作品的广度和深度不免让娱妹有点小失望。
———分割线———
上个月,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在广东中山落幕,得奖作品大多和华表奖重合。
也许有人会说,华表奖本身就是国家层面的奖项,又红又专很正常。那么代表专业的金鸡奖,以及代表观众的百花奖,这些年也出现“不见好片”的情况,又该作何解释?
这是否意味着,2017~2018年中国影坛没有好片子?
并不是的。
这两年国内电影正在逐步提升,有改编自现实案例、反映当下社会医疗报销问题,收获观众口碑,并取得约31亿元票房的《我不是药神》。
聚焦少女性侵案,反映社会角落里肮脏现实的《嘉年华》。
记录昔日“慰安妇”群体,为我们揭开历史残忍真相的《二十二》。
改编自老舍同名短篇小说,讲述“人情社会”的黑色寓言故事《不成问题的问题》。这部影片还一举拿下金马影帝、最佳改编剧本。
另类暗黑的国产动漫《大护法》。
导演、演员、编剧、后期统统在线,却又被片名耽搁的民乐宣传片《闪光少女》。
揭露社会底层无权者,面对强权无法发声的《暴裂无声》。
近些年,诸如此类的影片还有很多。
但在我们的颁奖舞台上,这些作品仿佛凭空消失。在今年提名作品里,《功夫瑜伽》《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都能上榜,却没有以上影片的名字,令人不得其解。
———分割线———
《战狼2》《十八洞村》《红海行动》拿奖并没有什么毛病,但他们就像隔壁家的孩子,中规中矩、永不出错。
早些年,第15届和第16届华表奖曾遭人质疑是“分猪肉”,既要安慰前辈,又要提携新人;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顾及商业片。这样的颁奖礼,和人情、社会、关系有关,单单与电影无关。
当我们潜移默化地认为,这类奖项只是凑数、充面子、完成任务,那么这种“喂养式”的颁奖,对于推动中国电影发展,还有意义吗?
诚然,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下,那些在边缘试探、涉及社会黑暗面的影片可能无法参评。华表奖也有专属它的责任,因为背负着任务所以无法做到纯粹。那倾向于观众角度和专业评审的百花奖、金鸡奖,是否能给予小众电影多些肯定呢?
如果权威评审和观众都不认可,此类影片还会有生存空间吗?
正如百花奖的含义一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才是中国影坛和华语影片的常青之道。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