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
一,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二,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三,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四,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五,除夕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扩展资料:
中国其他传统节日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二,清明节
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三,七夕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四,冬至节
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除夕
元宵节1月15日
端午节5月5日
中秋节8月15日
重阳节9月9日
除夕12月30日(或12月29日)
以上为农历的!
我回答得很清楚了!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
元宵节1月15日,端午节5月5日,中秋节8月15日,重阳节9月9日,除夕12月30日(或12月29日) ,以上为农历的!
春节,也就是我国农历的正月初一,是旧历年新年的第一天。在这天北方人民会吃饺子,南方人民吃汤圆,放鞭炮,贴春联,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
元宵节,是指农历正月十五,也就是春节以后的第15天,这天的风俗有吃元宵,放花灯。
端午节,是指农历五月初四,是为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建立的节日,主要是吃粽子,在南方一般还有赛龙舟,扔粽子到江里等节日纪念活动。
中秋节,是指农历八月十五,因为7、8、9三个月为秋天,而八月十五正好在秋天最中间的日子,所以叫中秋节,这天的风俗就是吃月饼赏月。
重阳节,是指农历九月初九,现在也被定义为老年节,这天有登高望远的习俗,描写这个节日最有名的就是那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按时间顺序依次是: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和除夕。
1、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标志性时间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至少从隋朝开始,元宵节就已经有了丰富的习俗活动,并形成十分鲜明的文化性格,此后,节俗活动更加多姿多彩。
节日期间,人们踏月走桥,观灯彩,猜灯谜,放烟花,舞龙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元宵节成为中国诸多传统节日当中最热闹的一个。
2、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龙日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飞龙在天”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处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龙德显扬。
元宵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除夕
元宵节1月15日
端午节5月5日
中秋节8月15日
重阳节9月9日
除夕12月30日(或12月29日)
以上为农历的!
我回答得很清楚了!
了解更多请登陆 控制柜 http://www.bidae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