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清园小筑的皂香生活

2019-11-11 03:00:52浏览:125评论:0 来源:东莞配电柜   
核心摘要:首页 > 节气 > 宜时雅事 >正文2013-10-10 14:24作者:王晶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清园小筑手工皂农夫集市生活方式手工制皂的每一步,

首页 > 节气 > 宜时雅事 > 正文

2013-10-10 14:24 作者:王晶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清园小筑手工皂农夫集市生活方式

手工制皂的每一步,都需要时间的经过。"这也是手工皂最吸引我的地方,很慢很慢地生活。"

秋高气爽,在北京,这样的天气要数着过。眼睛追逐着蓝天彼端如云母石雕般的云,如痴如醉的时候,载着我们的车已经行驶到它的终点--崔各庄费家村艺术区。天光暗淡掉一排排艺术工作室,八号院的尽头,万卉卉在她家的小菜园旁等着我们,一脸阳光。

清园小筑

"清园小筑"是万卉卉手工皂的淘宝店铺名。"清"和"园"分别取自她和先生的佛家法名"善弘清"、"善弘园"。但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她的半亩菜园:院墙下薄荷与野菊丛丛而生,杂草未除,几把藤椅散落草间,偶有虫鸣蚊动,提醒着造访者篱笆边的南瓜就快自然坠地了……

万卉卉和先生都是不折不扣的艺术人,先生是画家,她本人则是学艺术设计。像很多艺术家一样,他们身上都有一些艺术气息,如同她手工皂的植物清香,自然、恬淡,与世无争。在万卉卉的家里,先生的画作夺人眼球,但呆久了才发觉皂油弥漫在空气中的气味分子才真正令人上瘾。工作台上兵马俑般齐列的手工皂和一坛坛药泡皂油总是让人不断想看,想触摸,想探明究竟。

"手工皂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油、碱、水之间的皂化反应。"万卉卉说,"不同的配方,配比会不同,皂化的温度不同,成皂的时间也不一样。"

一个机缘巧合让万卉卉走近了手工皂的世界。"到现在还清楚得记得那天早晨的阳光,和朋友一起去一号地艺术区旁边草场上的有机集市。有序的小摊位上摆放着一袋袋有机大米、蔬菜,鸡蛋、鸡肉等农副产品,有'赶集人'正在品尝现煮的鸡蛋。虽是农产品,卖家却都是年轻人,有些农副产品已经做成品牌,包装考究。逛到一家手工皂和自制护肤品的摊位前,我就拔不动腿了,和摊主聊了好久,回家一用感觉也非常好。一个忽闪的念头,就萌发了自己做手工皂的想法。"

虽然在万卉卉的脑海中一直觉得手工和艺术是嫡亲,它们在骨子里有相通之处,但手工皂入门容易精深难,于是她便托朋友从台湾带书,在网上大量查阅资料。"研究之后才发现手工皂的领域既广阔又有科学性,从各种油脂的搭配和花草中药的功效和药效、和做皂、屯皂、做皂的地域环境的要求都要做到很细致和严谨。不断地尝试使得家里的皂越屯越多,于是便想开了'清园小筑'(网店),和更多人分享这种纯天然的生活方式。"

艾草与金盏菊

由于自己是敏感肌肤,金盏菊和洋甘菊成为了万卉卉手工皂的主角。"金盏菊和洋甘菊都有抗过敏的药效,我们家都是过敏体质,但是用这两种皂感觉很舒服。"

人体皮肤有干性、油性之分,手工皂也有软、硬的区别。皮肤干的人适合用保湿力强的,提高滋润油脂的比例,比如荷荷巴油、乳木果油等,减少椰棕油的比例;皮肤易出油的人则要提高清爽油脂的比例,比如甜杏、桃核仁油等,提高清洁力和起泡力佳的椰棕比例;混合性肤质适合较清爽型油,比如澳洲胡桃油、榛果油等。

自从远离了大城市的人来人往,万卉卉开始研究中医。"一方面自己身体需要调理,一方面也想让小筑的皂做得更加深入。"去年冬天,一次感冒之后,万卉卉尝试用艾草灸合谷穴,半小时后止涕效果立竿见影。"这之后特别喜欢艾草,中医讲艾草有提振阳气的作用,女生子宫寒、痛经,都可以用艾灸。"以艾草浓汤作手工皂的水相,也是那次之后的灵感。"油也是经过艾草浸泡萃取的,所以效果很好。"

很慢很慢的生活

加入植材的药油要浸泡2-3个月才可以用;配好之后的水、碱、油最少也要经过2个小时的不停搅拌完成皂化反应,且不能借助搅拌器(皂化不均匀);入模具的皂1-2天后才可以脱模,再经过6周左右的熟化……手工制皂的每一步,都需要时间的经过。"这也是手工皂最吸引我的地方,很慢很慢地生活。"万卉卉说,"如果我之前有一个灵感,查过资料之后,在某一天完成配比、搅拌、入模等工作,我会觉得这一天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再来就是等待它慢慢成熟。"

对于未来的"清园小筑",万卉卉并没有什么野心。"会尝试一些更好的油、更好的植材,但不会把价格做得很昂贵,那样就背离了我的初衷。'小筑'更多还是一种倡导和一种分享。"

阅读更多更全周刊内容请微信扫描二维码成为中读VIP,阅读期期精彩内容!

了解更多请登陆 电箱 http://3683.bidadk.com/

(责任编辑:东莞配电柜)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北京赏银杏最佳时节,未品浓秋已立冬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