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石油:疑惧、耻辱与独立之路——伊朗人眼中的石油史

2019-11-11 03:12:25浏览:114评论:0 来源:东莞配电柜厂家   
核心摘要:首页 > 封面故事 >正文2012-05-14 11:08作者:蒲实来源: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19期石油伊朗美国制裁国际油价我们在穆塔泽德的书

首页 > 封面故事 > 正文

2012-05-14 11:08 作者:蒲实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2012年第19期

石油伊朗美国制裁国际油价

我们在穆塔泽德的书房落座。书房三面墙都被书满满地覆盖着,只有一扇窗带给我们德黑兰午后的阳光。穆塔泽德是伊朗最有声望的石油历史学家之一,40多年来活跃的电视媒体人与历史作家。

口述KhosruMotazed(霍斯鲁·穆塔泽德,伊朗)BahmanArman(巴赫曼·阿尔曼,伊朗)

整理蒲实

穆塔泽德让陪我们一起来的伊朗记者从身后浩瀚的书堆中翻找一本古人的麦迦行记。他说,书中记录了这位旅行者到达中国时看到的裹小脚的女人,还有中国人把照相机视为摄取魂魄之物的轶事。按照在伊朗人家做客古风犹存的惯例,他的太太悄然无声地端上一道琥珀色的红茶,接着是一盘色彩缤纷的小点心,最后是一道果汁。书最终没找着,但我们的话题由此开始:精致的古文明在遭遇西方现代工业文明时的蒙昧。

肇始

伊朗处于恺加王朝时期时,英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其核心原因是内燃机的发明。1911年,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就已认识到油比煤作军舰动力更有优越性,比如,更快的速度和更省人力。他决定把英国的海军优势建立在石油之上,所有舰船燃料都以油代煤,这就是1912至1914年的加速发展海军计划。

而在那时,伊朗只知道有金、银,不知道矿产、煤,更不知道什么是油田。其实,早在锁罗亚斯德教时期(公元7世纪之前),古代的伊朗人就已经知道使用石油了。他们用石油来点燃代表光明的圣火,并维持着它长久不灭。后来,在这些拜火教的火庙附近往往都发现了油田。美国石油经济学家哈罗德·F.威廉森曾说过:“早在公元前3000年,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亚述和巴比伦人就在幼发拉底河流域采集到含有天然沥青的油苗,从而开始了后人寻觅和探索石油的历史过程,世界上第一个石油工业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那里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然而,恺加王朝时期的伊朗是个什么样子?一些恺加时代的欧洲访问者描述,是一个陶醉于“豪华的宫廷礼仪,赞助艺术,培养宗教学者,供养着庞大后宫”的东方君主国,实际上却“软弱、傲慢和自欺欺人”,在数次“俄波(斯)战争”和对周边的几次征战中失败,在科技工业发展上无所成就,热衷于授予欧洲国家一个又一个特许权以谋私利,“迅速滑向衰败、破产和附属国地位”。

1890年后,石油作为煤的替代品被发现。最先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了第一口商业油井,然后有了高加索的油田发现。最早来伊朗探索石油的欧洲地质学家,在伊朗西南部发现了石油,发表报告预测,波斯可能蕴藏相当数量的石油。1901年,恺加国王给予澳大利亚矿业富翁威廉·诺克斯·达西开发全国(除与俄罗斯有争议的北方5省外)天然气、石油资源60年的排他性权利。作为回报,达西给4万英镑现金和股票,外加将来利润的16%。当时,英国海军正在考虑从使用煤改为使用石油作为燃料,就安排伯马赫石油公司支持达西。1908年,公司终于在与伊拉克接壤的马斯吉德莱曼钻出了油。1909年成立了英国-波斯石油公司,在胡泽斯坦省的阿巴丹建立了炼油厂,这是“二战”前世界最大的炼油厂。英波石油公司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两份合同,英国政府向英波石油公司投入200万英镑资金,持有公司51%的股份;公司从1914年起向英国海军供应4000万桶燃料油,供应20年,以保障政府的战时需要。就这样,英国在伊朗的利益被彻底重估:英国海军与波斯石油完全结合在了一起,英国政府成为英波石油公司的大股东,石油成为英国的战略商品。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时强调,必须保证大英帝国获得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石油储量,“以防发生地区性供应中断”。

阿巴丹这座城市非常漂亮,为英国人所建,引进了英国先进的管理模式。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在阿巴丹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而伊朗人却很贫困。公司只雇佣数量寥寥的几名伊朗籍技术工程师,管理岗位几乎全是英国人。公司里最底层的苦力,都是伊朗人在做。“二战”时,为了争夺阿巴丹,希特勒还曾与英国交锋,一度打到伊朗的阿拉克,甚至日本人也曾想派军舰来占领阿巴丹。1941年8月,德国入侵苏联两个月后,英俄军队进驻伊朗,保卫阿巴丹的炼油厂以及从波斯湾通向苏联的补给线。德国在苏联和北非推进的时候,巴列维国王礼萨汗表示出对纳粹的同情倾向,很快就被同盟国废黜,逃到了南非。他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被立为国王。

恺加王朝开始与西方帝国主义、西方文化发生接触。伊朗人既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石油,也根本不懂得石油的价值。英国人与伊朗签订的合同许多是带有欺骗性的合同。伊朗与英国签过三份不同的协议,一份是1901年与澳大利亚英籍商人威廉·达西所签的协议,这份协议对伊朗很不利,伊朗从中获利很少,只拿到石油收入的16%。其中唯一友好的条款是,达西的合同中提到,要为伊朗培养自己的工程师与人才。英国人利用了伊朗人的无知和文化水平较低,向签合同的伊朗方代表行贿,而国内的伊朗人都不知道已经签了合同,被蒙在鼓里。第二份合同是1933年的合同,伊朗从这份合同中获利较多。1932年,巴列维国王礼萨汗对英伊石油公司非常不透明的结算方法不满,提出要废除英伊石油公司的特许权。当时伊朗从公司拿到的钱只是1917年时的两倍,而公司的生产却几乎增长了10倍。伊朗将英伊石油公司告上了国际法庭。1933年,伊朗与英国签订新的协议,同意将特许权延长60年,但伊朗可以获得更明确的结算程序,所得利润将与生产量挂钩,而且最低保证收入为100万英镑(黄金结算),缩小了特许权所包括的地区。然而,欺骗仍然存在。对英国人来说,伊朗的石油是不能让伊朗人知道的宝库,他们对石油的储量、分布数据都严加保密。第三份协议是1949年签订的。

“五五分成”与民族主义

伊朗人还是在遥远的委内瑞拉的帮助下认识石油的。在伊朗发现石油的苏格兰人雷诺茨也去了委内瑞拉,获得了当时委内瑞拉独裁者麦戈斯将军的采油许可,麦戈斯去世后,独裁统治也结束了。新的委内瑞拉政府提出重新分配地租的要求,租赁者与土地所有者的关系、石油公司与产油国的关系,从这里开始变革。美国政府也愿意推进这一进程。美国助理国务卿萨姆纳·韦尔斯向委内瑞拉政府推荐了一批独立咨询人员和地质学家,从而提高了委内瑞拉政府与石油公司进行谈判的能力。美国还向英国政府施压,要求壳牌集团配合行动。美国与委内瑞拉达成的协议遵循“五五分成”原则,也就是确保产油国政府的净收入等于石油公司的净利润。这是有划时代意义的协议。

委内瑞拉新交易的消息很快从加拉加斯传到了中东。委内瑞拉的大使,他同时也是一位能源专家,来到伊朗,传播“五五分成”的概念。委内瑞拉代表团还到了伊拉克的巴士拉,从而也越过国境影响了沙特。有观点认为,委内瑞拉这样做,主要是想提高中东的产油成本,避免低成本的中东石油对委内瑞拉构成威胁。但无论如何,伊朗人这才知道上了英国人的当。当时英国有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但一点也不给伊朗,并且与政府勾结起来压榨工人。伊朗人非常恨英国人。1945至1950年,英伊石油公司账面利润2.5亿英镑,而上缴给伊朗的只有9000万英镑。英国政府所得到的税收和公司股份红利,比伊朗多得多。当时,伊朗人都认为英国人是邪恶的,他们控制和操纵着整个国家。各式各样的伊朗政客,不管他属于哪一派别,都被政治敌人指控为英国的代理人。干旱、歉收和蝗灾,也被认为是出于英国人之手。憎恨逐渐集中于英伊石油公司,后来,法国、美国等国又派来专家,教授了摩萨台首相石油方面的知识,这才有了后来的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

1234

阅读更多更全周刊内容请微信扫描二维码成为中读VIP,阅读期期精彩内容!

了解更多请登陆 低压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diyapeidiangui/

(责任编辑:东莞配电柜厂家)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权与法》:一出未过时的时代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