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刚过,一股颇有实力的冷空气就来到北方。为此,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
其实,这场寒潮的影响范围不如10月底那场冷空气。那一次,降温几乎席卷全国,冷空气前锋直达南海;而这一次,降温主要在北方,长江以南除了湖南湖北贵州,影响不大。但能成为今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的始作俑者,自然有其杀手锏:那就是东北气旋。在它影响下,黑吉辽三省的大范围降雪已经开始;随着寒潮南下,冬天也将迅速南压,直抵黄河甚至淮河。
雷达回波图可见,黑龙江、吉林已出现降雪回波;而辽宁南部仍然是降雨回波,局部甚至有雷雨出现,但很快,不少地方将转雨夹雪或雪
不过在遥远的热带西北太平洋,情况完全相反:这里海水仍然在29度以上,翻滚蒸腾的空气中依然是一派盛夏气息。能量充沛的暖池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里的任何一处都能支持台风--于是11月9日晚上8点,今年第24号台风“海葵”在狭小的菲律宾内海中生成。
海葵将是一个环流细小的台风。由于内海面积狭小,海葵先天不足,它的风圈范围很小,远远小于2012年登陆浙江的那个台风海葵、以及上一个登陆华南的台风卡努。
云图可见,海葵核心云团非常细小
海葵将会在南海中部迅速发展。小不代表弱。恰恰是因为海葵太小,它加强需要的能量不多,而南海中部还有大范围28度以上的海温,且高空急流条件极佳,因此海葵有可能在南海中部迅速加强,有可能达到台风甚至强台风强度。事实上,海葵还未命名时,在菲律宾内海已经出现了类似风眼的结构。
目前南海及菲律宾以东洋面海温情况,来自NOAA
11月9日晚7点的菲律宾雷达图,海葵出现了类似风眼的结构。来自菲律宾气象部门
海葵将影响华南。由于海葵诞生在寒潮南下、副热带高压减弱的时段,因此它将缓慢西北行,在13号非常靠近三沙市西沙群岛、14-15号非常靠近海南岛,对此,中、美、日气象机构以及超级计算机已达成共识。随后,在近海冷海水和冷空气共同作用下,它最大可能在海南岛附近沿海减弱消失,但也有少许可能登陆海南岛。不管登陆与否,从12号开始,海葵的外围环流就将和冷空气共同作用,给广东和海南先后带去冷风冷雨。
中、美、日气象机构及欧美超级计算机对海葵的路径预判
因此:
1、寒潮正在南下,东北首当其冲,需要防雪防寒;而华北平原将在寒潮中全部入冬,从此零下成为常态;
2、今年第24号台风海葵已经形成,目前离海南三亚约1700公里。它会非常靠近海南,华南需要防台。不过11月中旬的“防台”和夏天完全不一样,海葵的最大功能,是给海南、广东带去冷风冷雨,让广东全部入秋。当然,海南和广东的海边仍然会出现大浪,山区也会有局部暴雨,12号以后,出海、去海边还是要悠着点。
3、今年海南受到了多个台风和热带低压的影响,其中有三个台风在海南岛陆地150公里内擦过,卡努更是在20公里内擦过,但就是不登陆。这是巧合还是必然规律?海葵是否也会这样?我们将跟踪分析。
了解更多请登陆 电箱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