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普京之谜——圣彼得堡

2019-11-11 07:21:26浏览:57评论:0 来源:东莞配电柜厂家   
核心摘要:首页 > 封面故事 >正文2012-03-01 12:15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第9期普京俄罗斯大选圣彼得堡圣彼得堡从民主德国回到家乡,普

首页 > 封面故事 > 正文

2012-03-01 12:15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2012年第9期

普京俄罗斯大选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 普京 俄罗斯大选

圣彼得堡

从民主德国回到家乡,普京很幸运,他进入当时的列宁格勒大学,出任大学校长助理一职,而且他还在服“现役”。

普京过去法学院的老师阿纳托利·索布恰克当时已经名声鹊起——后来,也就是在他的提议与推动下,列宁格勒恢复旧名:圣彼得堡。作为全国著名的“民主人士”,1990年,索布恰克当选为列宁格勒市苏维埃主席。在若干媒体当年与第二年苏联全国年度人物的评选里,索布恰克总是排在叶利钦之后,列第二位。普京过去的法学院的留校同学请他去帮助索布恰克,普京稍有疑问:“我毕竟是克格勃官员,他不了解这点,可能会连累他。”

普京还是去拜见了索布恰克,自我介绍后,索布恰克回答很迅速:“我去跟校长说,你周一就过来上班,我们立即签协议。”普京回应也很直接:“我对这份工作很感兴趣,但有一个情况可能阻碍调转。我必须告诉你,我不仅是校长助理,我还是克格勃现役军官。”德国记者后来有调查报道说:读大学时的普京,并没有被克格勃发展为“眼线”,但克格勃曾计划发展索布恰克为他们的“眼线”,只是索布恰克断然拒绝了。由此可见索布恰克对克格勃的基本态度。听到普京的介绍,索布恰克有点意外,想了好一会,他说:“好吧,辞职算了!”

后来回忆这个场景,普京说他没有想到会是这种反应,“他是教授、法学博士,列宁格勒苏维埃主席,我没想到他这样坦诚”。

这是普京的微妙时刻,他必须告诉他的上司他打算换工作,“这话很难说出口”。同样幸运的是,普京去见了他的上司,得到的回答很爽快:“为什么要辞职,不必!去工作好了,没有问题。”

问题还是有的。在戈尔巴乔夫民主化的改革浪潮里,曾经的克格勃此际成了过去的、集权统治的象征。在列宁格勒苏维埃里——普京的观察是,这里的苏维埃委员,总是寻找关系帮人说情,他们找到做索布恰克助理的普京,请他帮助,一再拒绝后,他们有了对付普京的新策略。他们告诉普京:“这里也有坏人,他们知道你是克格勃,你必须挫败他们,我准备帮助你,但你必须帮我做件事儿。”当然,普京仍然拒绝了。

普京是克格勃特工这事,后来闹到索布恰克那里,他必须正面回应这种指责。索布恰克的答案明确,而且很真诚:“他不是什么‘克格勃的人’,他是我的学生;他曾在国外从事情报工作,是在保卫国家利益。他没有什么可以为自己的工作感到羞愧的。”不仅如此,索布恰克出差时,还特意拿出一些空白信纸,在下面签上名,交给普京,由他相机处理各种事宜。这是并不多见的信任,尤其对一位处于社会整体负面评价之下的克格勃成员。

从民主德国回到国内,“忠诚”已无可寄托;即使在苏维埃委员会里,也有如此强大的反对力量,这个时候的索布恰克,一位坚定的民主人士的支持,对普京意味着什么呢?俄罗斯最著名的政治作家罗伊·麦德维杰夫在其所著《普京——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里,以只有经历过这段非常岁月的俄罗斯人的理解,对此解释说:“索布恰克这些告白完全发自内心,对普京心理的帮助极大。”普京那无可安放的“忠诚”,似乎有了新的对象。

克格勃身份问题,仍是普京的症结。如果不离开克格勃,讹诈不会停止。“离开克格勃这个决定对我来说很困难。尽管我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没有为安全部门做任何事情,但我的整个生命仍然是与他们连在一起的。”普京后来很真诚地回忆这段岁月。而这个时候,还是苏联没有解体的1990年,谁也不知道未来苏联将会向何处去,对于他的新工作,普京也很坦诚:“索布恰克是著名的政治家,他把我的未来与他拴在一起也有风险。一切都可能瞬间瓦解。”

普京做出了选择,追随索布恰克,从克格勃辞职。“我不想回到过去,这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

出任俄罗斯总统后,西方的研究者提出的、引发长时间寻找答案的“普京之谜”是:他在为克格勃工作15年后,为什么会转向为一位民主人士,一位反苏联体制的人士工作?

如果从工厂宿舍里的市井少年,到苏维埃爱国教育纯洁而又非常成功的产品,然后再到克格勃以及民主德国的情报生涯——如此一路观察下来,最后,普京遭遇了“莫斯科保持沉默”时刻,一个他反复提及的事件,他的转折的内在逻辑,已隐含其间。

普京的辞职书递给了上级部门,结果杳无音讯。普京找到自己的导演朋友,他说:“我要公开说出我的过去,这样就不会有什么秘密了,别人也休想再讹诈我。”他的朋友帮他拍摄了一段专访,普京详细地讲述了他在克格勃的工作……当地电视台播出了这一专访,普京终于用这种决绝的方式告别了过去。

那个九年级的学生,走到克格勃总部要求得到一份工作……真正进到克格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工作15年后,真要离开克格勃,也不容易。

1991年,“8·19事件”——最终促使苏联解体的事件,虽然已经有过“莫斯科保持沉默”的经历,但这次事件仍然震撼普京。“当时很痛苦。事实上,我的生活被撕成两部分。在那之前,我并不真正理解在俄罗斯发生的改革。我从民主德国回来后,能清楚地感到正在发生什么,但是在政变那些日子里,我加入克格勃时为之奋斗的所有理想、所有目标都破灭了。经历这一切的艰难程度是难以想象的,我的全部生命曾经投入到安全工作。但我已经做了选择。”

政变由俄罗斯最高苏维埃领导人与克格勃最高领导人发起,此时,普京的辞职信仍然没有得到批准,他还是克格勃成员。他必须再次做出选择:是为索布恰克以及民主派工作,还是回到克格勃“捍卫苏联的完整”。普京告诉索布恰克,他已经写了一封辞职信,但未获批准,现在他会再写一封。索布恰克立即给正在政变中的克格勃首脑打电话,然后他又给克格勃分局领导打电话。第二天,普京接到通知,他的辞职备忘录已经签字。

“苏联共产党已不复存在。我拿出党证,然后放进抽屉。”这一页翻过去了。

经过竞选,索布恰克成为圣彼得堡市市长,普京负责对处联络委员会。这个时候,海关、银行、投资、股市,以及类似的机构,尤其是规范的运作根本不存在。而此时,俄罗斯经济改革进入“休克疗法”——放开价格阶段,全国发生食品危机,圣彼得堡经历着挑战,这正是负责对外联络的普京的挑战。这时有商人送来他们的解决方案:如果允许他们出口货物,主要是原材料,他们就能够把食物运回俄国。普京以及圣彼得堡没有别的选择,同意。货物是出口了,但食物却没有运回来。这个计划失败,普京面临广泛指责,是他的朋友也是助手梅德韦杰夫出面为他辩护,洗清了罪名。

12

阅读更多更全周刊内容请微信扫描二维码成为中读VIP,阅读期期精彩内容!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厂家 http://3683.bidadk.com/

(责任编辑:东莞配电柜厂家)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立冬进补首选“食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