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当圈内流出国乒世界冠军、前男队主帅郗恩庭前辈离去的传闻时,笔者始终不敢确认这是事实,因为在不久前我还有见到过一些有关他老人家的最新动态,所以怎么也难以相信这个后来被证明属实的消息:2019年10月27日,郗恩庭因胸腔主动脉破裂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3岁。斯人已逝,但精神长存!这位昔日国乒“孤胆英雄”、功勋战士的光辉事迹,老球迷们是否还记得?新球迷们又是否仍知晓?请随本文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一、从医生世家中走出的体育冠军
郗恩庭1946年出生于河北唐山的一个医生世家,不过年幼的他却没有选择继承家族传统,而是从小便对乒乓球运动产生了狂热的喜爱。
说来也有趣,乒乓球这一英国人在欧洲发明、日本人在亚洲推广的体育运动,不知何故就在中国风靡了起来。没有人知道第一个打乒乓球的中国人是谁,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解放前乒乓球运动便以开始在全国各地流传,收获了无数的年轻粉丝。
或许,这便是乒乓球与中国的缘分;而郗恩庭,便是那万千乒乓少年中的一员。
二、“独占鱼头”的小冠军
由于全家没有从事体育行业的人士,所以郗恩庭的选择遭到了亲朋们的强烈反对。这并不难理解:行医原本是一条社会常见的职业道路选择,而且还有较高技术含量、能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郗恩庭若能继承家业,本是极好的选择。
至于职业体育道路的话则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路,冠军始终只能有一个。此外,长年累月的训练和比赛更会令运动员留下一身的伤病,这当然是父母长辈们所不愿看到的事情。但郗恩庭最终坚持了下来,并且用一个又一个的冠军让家人逐渐改变了心意。
在一次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后,郗恩庭兴奋地指着报纸上的一篇新闻对自己的兄长说:“大哥你看,郗恩庭在这个初中组‘独占鱼头’。”彼时的他连“鳌”字都还不认识,却已然开启了自己的冠军之路。

三、光荣加入国乒,却遭遇乒坛变革
随着成绩的不断提高,郗恩庭一步步踏入了河北省队和国家队的大门,随即开始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这其中既有训练条件的艰苦,也受其它环境的影响,同时更要与整个中国乒乓球队一起直面一个巨大的专业问题,那便是重塑中国直拍打法,应对欧洲弧圈球的冲击。
郗恩庭之前,国乒前辈容国团、庄则栋等人凭借过硬的直拍快攻技术大杀四方,将欧洲、日本运动员打得节节败退,不断在世界大赛上斩金夺银,但此时国际乒坛的形势也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随着上旋弧圈球的发展,很多人早已看到了这项技术对快攻打法的克制,只是当年日本人是有弧圈却无力量,而欧洲人则是有力量但技艺不精,这才让中国队能始终保持领先优势。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人对弧圈球的掌握也开始日臻完善,国乒的压力自然也陡增了起来。
四、改造直拍打法,引领国乒潮流
20世纪6、70年代,瑞典乒乓球队开始崛起,诞生了本格森、约翰森等天才人物。前者是欧洲速度型打法的代表,1971年世乒赛夺得男单冠军;后者是欧洲大力弧圈型打法的先锋,因为他的出球力道非常重,所以获得了一个响当当的外号——“锤子”。
在1973年世乒赛开打前,郗恩庭已经对约翰森比较下风了。为实现自己的单打世界冠军梦想,郗恩庭毅然做出决定,改正手正胶为反胶,成为国乒核心主力中率先“吃螃蟹”之人。
大赛前改打法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必须对自己的整个技术体系进行大规模调整,而且郗恩庭并没有太多经验可借鉴,稍有不顺便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但不能有所进步,甚至还可能丢掉原有的优势。但人生能有几回搏?认准了,那就干吧!

五、世乒赛,他成为了那1/8的“鸵鸟”
1973年,第三十二届世乒赛在前南斯拉夫萨拉热窝开幕,郗恩庭以崭新的打法踏入赛场,可没走几步便陷入了令人绝望的险境:一番厮杀过后,郗恩庭成为了晋级男单8强选手中唯一的中国人、甚至是唯一的亚洲人,而其余对手竟全是欧洲运动员!
面对如此境地,郗恩庭坚定贯彻“鸵鸟战术”:埋头苦干,毫不理会外界舆论的压力,专心打球、一心为夺取冠军!
正是凭借这种坚定的意志,郗恩庭成功打入了男单的决赛,而站在对面的那个人正是“锤子”约翰森。
六、巅峰对决,努力与运气造就新王者
决赛之战,郗恩庭与约翰森果然打得难解难分,双方在前四局你争我抢,各下两城,总分2-2过后,比赛被拖入了决胜局大战的紧张阶段。
第五局开始后郗恩庭逐渐占据主动,很快便以19-15领先,只差两分便将夺得梦寐以求的金牌。然而此时的约翰森却不断搏杀上手,将比分追至18-19的地步,连郗恩庭回忆此事时都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然而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郗恩庭打出了连续两个擦边球,最终以21-18拿下胜利!这样的情况在世界大赛上无比罕见,郗恩庭也因此而获得了运气最好的世界冠军称号,而他自己也感慨道:“上帝给了我一些运气!”

七、退役执教,继续创造历史
1976年,郗恩庭开始走出竞技场,转型成为教练员,不但为国乒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而且还远赴他乡执教,推动中外乒乓友谊的发展。
80年代末,国乒男队再遭瑞典人打击,以瓦尔德内尔等人为首的年轻晚辈开始不断突破我们的防线,甚至在1989年世乒赛男团决赛上5-0狂胜中国选手,郗恩庭临危受命出任男队主帅,但却遗憾未能迅速扭转颓势,无缘在教练员的岗位上见证弟子们的重新崛起。
退出教练岗位后,郗恩庭仍然心系国球,不断为乒乓事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所以也常为老球迷们所挂念,直到昨日噩耗传来,令人悲痛不已。
后记
无论是少年立志,还是壮年辉煌,亦或是晚年坚持,郗老的人生始终与乒乓球紧密相连。他是中国直拍反胶打法的先行者,对世界乒坛的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为中国乒乓球队70年代的重新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希望国乒晚辈们能继承郗老顽强拼搏的精神,继续在赛场上斩金夺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祖国的栽培和先人的付出!
向前辈致敬!祝国球事业能继续长虹!
了解更多请登陆 动力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donglipeidian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