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天津10月7日电 (记者 周润健) 根据国家天文台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10月8日23时19分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寒露。天文专家指出,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在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每年阳历的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即为寒露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逐渐转冷的意思。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表示,进入寒露后,气温的变化特别明显,温度下降8℃、10℃都比较常见。“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
为了预防感冒,李艳玲建议公众应根据天气及时添衣御寒;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养成用冷水浴面、热水泡足的习惯;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多食甘、淡滋润食品,如梨、香蕉、冬瓜、胡萝卜等养肺润肠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