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4年11月1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了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会议主要讨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三项重点议题。
APEC北京峰会承担着承前启后的特殊使命,对于亚太地区经贸合作走向意义重大。北京峰会有八大成果。
第一,明确了未来亚太合作的方向与目标。会议发表的《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和《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声明》提出,本着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精神,构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着力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推动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的亚太梦想。这为亚太地区长远发展和共同繁荣勾画了新愿景,指引了新方向,注入了新动力。
第二,做出了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的重大决定。会议批准了《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决定开展亚太自贸区联合战略研究,建立亚太地区自贸信息交流机制,制订自贸区能力建设行动计划,致力于加速将亚太自贸区从愿景变为现实。这标志着亚太自贸区进程正式启动,体现了APEC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信心和决心。
第j三,勾画了建设亚太互联互通网络的新蓝图。北京峰会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这一里程碑式的文件,各方决心在2025年前实现硬件、软件和人员交流互联互通的远景目标和具体指标,并决定拓展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务实合作,推广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实施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等领域合作倡议。这将为亚太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第四,找到了支撑亚太经济发展的五大新支柱。会议决定以经济改革、新经济、创新增长、包容性支持、城镇化为五大支柱,推进务实合作、经验分享和能力建设。与会经济体还决心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加强交流互鉴。这将丰富亚太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形成多元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第五,开辟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合作新领域。北京峰会专门将帮助非洲国家应对和防控埃博拉疫情写入《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会议支持中方起草并通过的《北京反腐败宣言>,各方决心携手打击腐败行为,拒绝成为腐败分子及其非法资产的避风港。同意充分利用反腐败合作机制与平台,加强在遣返或引渡腐败官员、没收和返还腐败资产等领域的合作与协调。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还在双边层面同意与中方开展追逃追赃合作,共同构成了对贪腐分子的震慑。第六,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伙伴对话会。在北京峰会之前,习近平主席主持了“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宣布设立丝路基金,提速“一带一路”建设。东道主伙伴对话会的成功、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姊妹篇”的面世,大大提升了“一带一路”的国际关注度和认同度。
第七,促进了中国与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双边关系的新发展。APEC是多边舞台,一些重要的双边活动借台唱戏,集中亮相,格外引人关注。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普京总统、朴槿惠总统等会见会谈,有力推进了双边交流合作。习近平主席还在峰会期间应约会见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两国关系朝着改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八,广泛宣示了中国内外政策,赢得了更多国际理解和支持。针对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关切,习近平主席系统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和前景,强调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发展给亚太和世界带来的商机是持久和无限的,随着综合国力上升,中国有能力、有意愿向亚太和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了解更多请登陆 风机控制柜 http://3683.bidadk.com/fengjikongzhi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