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任紫安
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大会通报表扬了全国92名科技特派员和43个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单位。安康市茶叶专家王衍成作为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受到通报表扬。
高级农艺师,安康市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茶叶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王衍成长期扎根农村,在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中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被陕西省科技厅授予“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2019年被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授予“陕西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茶农家庭出生的茶叶专家王衍成,在担任市茶果站长时,从全国各地引进各种茶树良种茶苗,在安康茶区种植。投产三年后,因地域、气候、土壤条件等原因,引进的茶树良种逐年退化。安康是老茶区,为什么没有我们自己的茶树良种?我省要成为产茶大省,必须要有自己的无性系品种。王衍成深入安康茶区紫阳、平利、岚皋、汉滨等县区选育了500多个单株品种进行对比种植,经过20多年选育,培育出我省第一个茶树良种“陕茶1号”。2012年经全国茶树品种区试,2014年6月获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后,再次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省政府在2014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以‘陕茶1号’为代表的适生优良品种,促进品种更新换代”。省农业部门发文将“陕茶1号”列为全省茶园建设第一主推品种。2018年,“陕茶1号”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2019年1月通过农业农村部国家品种登记,成为我省首个、全国第九个国家品种登记的茶树品种,填补了我省国家茶树品种登记的空白。
王衍成为了将“陕茶1号”在安康全面推开,在“陕茶1号”母树地汉滨区双龙镇承建第一个“陕茶1号”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动引领汉滨区200多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围绕“陕茶1号”新品种应用推广,研发了系列实用技术。首创短穗黑色地膜打孔扦插繁育技术,发明的“扦插打眼器”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陕茶1号”茶苗年繁育量突破1亿株,彻底解决了北部茶区种苗不稳定的技术难题,为我国茶苗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技术条件。“陕茶1号”快速成园技术,首次提出适宜“陕茶1号”的气候、土壤、环境的茶园建设及管理农艺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截止2018年,“陕茶1号”在陕西推广面积达6万余亩,覆盖省内14个主产茶县,并在湖北、河南、安徽、山东等省引种示范。
同时,王衍成第一个将全国机械加工技术引进到我省,成立第一个茶叶机械公司,通过十多年努力,完成了安康乃至陕西的茶叶加工工艺革命。累计引进名优茶设备1万余台,配套建立茶叶加工厂近千家,引领推动安康茶叶由手工向机械化的重大转变;使我省茶叶加工工艺比周边省超前5至10年。他率先引领“陕茶1号”产品开发,推进新品种产业化。针对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先后开发出“陕茶1号”绿茶、红茶、黑茶及抹茶,多个品种在全国各茶叶大赛及博览会上夺得大奖,其中“汉水韵牌陕茶一号仙茗”获中国茶叶学会品质评价五星(最高星级)名茶标准。
王衍成领导的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是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在汉滨区建立了双龙、田坝、大竹园、中原四个茶叶基地,以茶叶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攻坚。面对企业帮扶的4个镇14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目标,公司落实专人负责、专人包抓责任,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优先流转土地、优先提供就业机会、优先指导培训、优先收购鲜叶、优先收购枝条、免费发放种苗专用肥料的“五优一免”政策,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精准扶贫。仅2018年公司包抓的197户贫困户平均年收入4915元。
王衍成发扬科技特派员作用,大力推广茶树良种,兴建高标准示范园,提高茶叶品质和茶叶产量,以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带动贫困户脱贫,让科技为安康茶产业发展增光添彩。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厂家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