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微信成了诈骗工具?原来古代也玩这一套

2019-11-20 15:53:00浏览:133评论:0 来源:控制柜   
核心摘要:一直以来,古代的人们都希望能实现远距离通信,可以联系亲友,可以了解事情。这种强烈的愿望便有了千里眼,顺风耳的传说。19世纪

一直以来,古代的人们都希望能实现远距离通信,可以联系亲友,可以了解事情。这种强烈的愿望便有了千里眼,顺风耳的传说。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有,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使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变成了现实。

从此,人类的信息传递可以脱离常规的视听觉方式,用电信号作为新的载体,同此带来了一系列铁技术革新,开始了人类通信的新时代。

现在有了微信,QQ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与此同时,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新型违法犯罪活动日益增多,部分传统刑事犯罪也借助互联网平台不断蔓延,社会各界对此深恶痛绝。

19日,最高法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之网络犯罪特点和趋势》,该报告主要对2016年至2018年全国法院审理的网络犯罪案件进行了分析。

报告图

这让我们很是头疼的,网友也是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那么古代通信也会被诈骗吗?答案也是会的。西周时候,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邮驿通信逐渐完备起来。 三国时期,曹魏在邮驿史上最大的建树是制定《邮驿令》。 隋唐邮传事业发达的标志之一是驿的数量的增多。 我国元朝时期,邮驿又有了很大发展。 清代 邮驿制度改革的最大特点是“邮”和“驿”的合并。当然还有大家熟悉的飞鸽传书,烽火狼烟,鱼传尺素等等。但是会有“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的诈骗方法。所以诈骗可以说是防不胜防啊。

这就告诉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安全,古人所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在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副庭长罗国良提醒大家:

第一,我们要有强烈的意识保护个人隐私、个人信息,身份证这些个人信息不要存手机里,不要给陌生人提供信息。

第二,做到四个“不要”,不要向陌生账号汇款;不要连接陌生的WiFi;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防范措施,我们不要轻易泄露;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一连接就容易出问题。

第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要轻信各种网络交友,最重要的是不能有贪小便宜,妄想一夜暴富的想法,“天上掉馅饼,必定有陷阱”,不要有这种想法,而且遇到可疑的情况及时报警,配合公安机关及时破案。

希望大家能正确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更加轻松,快乐的使用现代通信给我们的便利。

了解更多请登陆 变频器 http://www2.bidadk.com/

(责任编辑:控制柜)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46岁蔡少芬第三胎平安产子 张晋报喜晒儿子正脸照、取名张乐儿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