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部城事
中国国企混改正如火如荼地在全国推进。
混改中,如何获取公司发展机遇,投资人如何选到好的项目,都需要准确握政策精神、紧紧抓住改革节奏。
知本咨询国企混改研究院,从2011年起开始对我国31个省市国企混改政策进行追踪研究。
历时近八年(2011.12.23—2019.9.10),通过长期追踪中央各部委及地方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观测97家(当前央企户数)中央企业,1185家地方国有企业,以及全国各地区35家大型国有产权交易所混改信息,全面、系统地持续深入研究。
特此推出首份
《中国国企混改各省政策指数Top10》榜单!

全国哪些地区国企混改政策完备性指数较高?
全国各省市国企混改重点政策有哪些?
国企混改全国地区政策体系设计具有哪些突出特点?
知本咨询国企混改研究院潜心研究近八年,针对我国31个省市的国企混改政策指数,细分为了8大子指数。
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文末可索取完整研报)。
中国国企混改各省政策指数Top10总榜单
从各地发布的国企混改政策数量来看,出台政策数量最多的前十个地区分别是山东、天津、广西、安徽、福建、湖北、云南、广东、浙江、四川。

榜单分析
山东
山东在国企混改政策体系搭建方面已经相对完备,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相对领先,政策条数最多,其次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天津
天津在国企混改政策体系搭建方面已经相对完备,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相对领先,政策条数最多,其次是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广西
广西在国企混改政策体系搭建方面已经相对完备,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相对领先,政策条数最多,其次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福建
福建在国企混改政策体系搭建方面完备性相对较弱,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相对领先,政策条数最多,其次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湖北
湖北在国企混改政策体系搭建方面完备性相对较弱,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相对领先,政策条数最多,其次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云南
云南在国企混改政策体系搭建方面较为完备,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相对领先,政策条数最多,其次是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浙江
浙江在国企混改政策体系搭建方面已经相对完备,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相对领先,政策条数最多,其次是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安徽
安徽在国企混改政策体系搭建方面已经相对完备,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相对领先,政策条数最多,其次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广东
广东在国企混改政策体系搭建方面较为完备,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在国企改革其他政策方面,如国企改革总体方案、综改、产业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政策条数最多,可见广东在综合性改革方面相对领先。
其次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相对较多,第三是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四川
四川在国企混改政策体系搭建方面完备性相对较弱,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相对领先,政策条数最多,其次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中国国企混改各省政策子指数Top10
八大子榜单
1.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指数Top10
1.1榜单
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山东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出台的政策最多。其次是上海、北京、宁夏、四川、安徽等地。

1.2榜单分析
从山东、上海、北京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具体的混改政策成为核心导向,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员工持股政策成为推进混改的主要辅助政策。
而上海、北京这类混改先进地区,政策内容方面更加注重混改的实操性和试点以点带面的成效性。
而山东地区,混改启动相对较晚,目前正在加速追赶混改先进地区,在混改政策方面尚未具体到实际操作方面,而是在试点方面较为注重具体操作。
表1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指数Top3(按照榜单排序)
地区
政策条数
政策类型
政策内容
山东
4
混改和员工持股并重
混改侧重于宏观政策导向;员工持股不仅注重试点推广,也更加注重员工持股试点的具体操作。
上海
3
混改和员工持股并重
混改不仅注重宏观政策导向,更加注重具体操作;员工持股重在试点推广。
北京
3
混改和员工持股并重
混改不仅注重宏观政策导向,更加注重具体操作;员工持股重在试点推广。
2.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政策指数Top10
2.1榜单
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江苏在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出台的政策最多。其次是云南、天津、山东、北京、甘肃等地。

2.2榜单分析
从江苏、云南、天津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在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方面,重点进行董事、监事、外部董事等方面制度的建设。
除此之外,江苏、云南在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方面亮点凸显。如,江苏凸显了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战略股东方面的制度建设,云南则凸显了国企“三重一大”方面的制度建设。
表2 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政策指数Top3(按照榜单排序)
地区
政策条数
政策类型
政策内容
江苏
9
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具有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总体意见;重点在搭建董事、监事、外部董事、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战略股东等方面制度体系。
云南
8
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具有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总体意见;重点在搭建董事、监事、外部董事、“三重一大”等方面制度体系。
天津
8
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具有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总体意见;重点在搭建董事、监事、外部董事等方面制度体系。
3.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政策指数Top10
3.1榜单
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广东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出台的政策最多。其次是江苏、内蒙古等地。

3.2榜单分析
从广东、江苏、内蒙古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在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政策体系的搭建,主要是指国企领导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外聘工作人员的市场化选聘制度建设。
而在市场化选聘方面,尤以广东和内蒙古较为突出和有特色。如广东出台了董事会选聘高级经理人员方面政策,内蒙古出台了国企经营管理者市场化选聘方面政策。
表3 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政策指数Top3(按照榜单排序)
地区
政策条数
政策类型
政策内容
广东
3
国企领导层选聘
主要包括国企领导、董事会选聘高级经理人员、董事选聘等方面制度建设。
江苏
2
国企法律顾问选聘
主要是国企外部法律顾问选聘方面制度建设。
内蒙古
2
国企领导层选聘
主要包括国企经营管理者公开招聘和内部竞争上岗、监事选聘等方面制度建设。
4.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政策指数Top10
4.1榜单
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广西在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出台的政策最多。其次是江西、新疆、宁夏、福建、山东等地。

4.2榜单分析
从广西、江西、新疆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在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主要包括工资总额管理、工资决定机制、经营绩效考核、股权和分红激励、任期激励等方面制度建设。
当前,激励机制是国企混改过程中,调动企业内生动力的关键。在完善激励机制方面,广西和江西的做法值得效仿。
如,广西的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江西的任期激励政策。
表4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政策指数Top3(按照榜单排序)
地区
政策条数
政策类型
政策内容
广西
11
激励约束机制
主要包括企业工资总额管理、企业工资决定机制、负责人薪酬管理、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企业用工和分配、国企改革职工经济补偿等方面制度建设。
江西
10
激励约束机制
主要包括企业工资总额管理、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任期激励、企业经营绩效、企业高质量发展考评、负责人经营绩效考核、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等方面制度建设。
新疆
9
激励约束机制
主要包括企业工资总额、负责人薪酬管理、负责人经营绩效考核、全员绩效考核等方面制度建设。
5.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政策指数Top10
5.1榜单
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山东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出台的政策最多。其次是天津、四川、安徽、贵州等地。

5.2榜单分析
从山东、天津、四川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主要包括国有资产交易、经营、评估,国有企业产权管理,国有企业投资监管,国有企业内部财务与审计监管,国有企业投融资监管,国有资产证券化,国有企业战略规划及内控,以及国有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制度建设。
根据现有公开资料来看,山东、天津、四川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各有亮点。
如,山东在省国资委授权清单、省属经营性资产统一监管、企业资产证券化、企业主业管理、企业上市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相对完备。
天津的亮点在于出台了国有资产清单式监管制度以及企业债券发行制度。
四川的特色之处,在于出台企业主营业务管理、企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方面政策。
表5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政策指数Top3(按照榜单排序)
地区
政策条数
政策类型
政策内容
山东
46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无两类公司政策
主要包括国有资产监管条例、企业产权管理、企业投资管理、企业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处置、企业资金管理、企业审计监督、企业财务监督管理、企业投资监管、省国资委授权清单、省属经营性资产统一监管、企业资产评估、企业资产交易、企业资产证券化、企业主业管理、企业上市、企业发展战略及规划监管、企业内控、企业投融资监管等方面制度建设。
天津
30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无两类公司政策
主要包括境外国有资产监管、国有资产清单式监管、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监管、企业品牌建设工作指导、企业产权管理、企业国有资产交易、企业国有资产经营、企业国有资产评估、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企业内部审计、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企业债券发行等方面制度建设。
四川
29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无两类公司政策
主要包括企业所持股权转让、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省属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企业投资、企业主营业务管理、企业结构调整和重组、企业投融资及借款和担保监管、企业资产出租、企业审计监督、企业财务监管、企业对外捐赠、企业违规经营等方面制度建设。
6.加强党的建设政策指数Top10
6.1榜单
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新疆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出台的政策最多。其次是山西、甘肃、浙江、广东、广西等地。

6.2榜单分析
从新疆、山西、甘肃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主要包括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企业及领导党风廉政建设、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等方面制度建设。
其中,新疆不仅从企业整体角度,更是从企业领导人员自身角度来进行规范,将加强党的建设融入组织和个人之中。
表6 加强党的建设政策指数Top3(按照榜单排序)
地区
政策条数
政策类型
政策内容
新疆
7
加强党的建设
主要包括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以及反腐倡廉、企业党的建设、企业党组织党务公开等方面制度建设。
山西
2
加强党的建设
主要包括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等方面制度建设。
甘肃
2
加强党的建设
主要是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制度建设。
7.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政策指数Top10
7.1榜单
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江苏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方面出台的政策最多。其次是广西、天津、江西、贵州、湖南等地。

7.2榜单分析
从江苏、广西、天津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方面,主要包括三供一业、企业办社会、处置僵尸企业等方面制度建设。
表7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政策指数Top3(按照榜单排序)
地区
政策条数
政策类型
政策内容
江苏
6
历史遗留问题
主要包括三供一业、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改革、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等方面制度建设。
广西
5
历史遗留问题
主要包括三供一业、处置僵尸企业、企业办社会职能管理等方面制度建设。
天津
5
历史遗留问题
主要包括特困企业整体分离安置职工、企业办学历史遗留、企业办市政社区管理历史遗留、企业职工家属区物业管理历史遗留、三供一业等方面制度建设。
3.8其他(国企改革总体方案、综改、产业体制改革、创新创业、改制重组、供给侧改革)政策指数Top10
8. 其他政策指数Top10
8.1榜单
根据现有公开渠道收集的资料来看,广东在国企改革总体方案、综改、产业体制改革、创新创业、改制重组、供给侧改革等其他国企改革方面出台的政策最多。其次是湖北、山东、陕西、河北、福建等地。

8.2榜单分析
从广东、湖北、山东出台的相关政策来看,在其他国企改革政策方面,主要包括国企改革总体方案设计、综合性改革、产业体制改革、创新创业、改制重组、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制度建设。
其中,广东更加凸显的是创新驱动和综合性改革。
广东国企改革创新驱动导向明显,出台了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等政策。
广东国企改革以综合性改革、区域性改革为抓手,推动国企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在综改试验区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
湖北在创新方面也有所体现,如出台了支持双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政策。
同时,湖北的政策亮点还在于出台了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政策,优化地区营商环境。
山东国企改革政策也彰显出创新驱动和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如出台了创新驱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支持双创、科技制度奖励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政策。
表8 其他政策指数Top3(按照榜单排序)
地区
政策条数
政策类型
政策内容
广东
25
国企改革总体方案、综合性改革、产业体制改革、创新创业、改制重组、供给侧改革
主要包括国企改革总体方案、综改试验区建设、盐业体制改革、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企业改革创新发展、企业布局结构调整优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等方面制度建设。
湖北
17
国企改革总体方案、产业体制改革、创新创业、供给侧改革
主要包括供给侧改革、去杠杆、支持双创、降低企业成本、盐业体制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制度建设。
山东
17
国企改革总体方案、产业体制改革、创新创业、改制重组、供给侧改革
主要包括企业改制、创新驱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公司制改制、科技创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支持双创、科技制度奖励制度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证照分离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制度建设。
附 录
附录1 指标设计
根据当前国企混改涉及的主要内容,我们将国企混改政策体系分为以下8个内容,即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党的领导、其他(国企改革总体方案、综改、产业体制改革、创新创业、改制重组、供给侧改革等)。
因而,在研究测算各地国企混改指数排行榜时,我们确定了8个指标。具体指标明细及权重如下表。

附录2 指标数据采集
知本咨询国企混改研究院通过各地地方人民政府、国资委等官方网站,以及其他公开渠道,收集、整理、分析十八大以来各地出台的国企混改政策信息。
其中,本报告中政策收集截止时间是2019年9月10日。
政策收集范围:直辖市层面的国企混改政策;各省份政策包括省属政策,省会城市、中心城市(部分省份包含)的市属政策。
各指标数据均对应各类政策条数之和,如北京地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指标=北京地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条数”,若北京地区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方面出台N条政策,则北京地区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指标=N。
重点说明:我们采用的指标数据仅从公开渠道能够收集到的各地出台的国企混改政策条数,排行榜更多的是以各地政策出台条数来体现各地国企混改顶层设计完备性情况与特点的,因而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性。
附录3 指标应用
根据我们的研究范围及研究目的,我们将国企混改指数分为1个总指数、8个子指数。
国企混改政策指数(即总指数)是由8个国企混改指标加权后相加的结果。测算公式是:
国企混改政策指数=20%*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条数+13%*(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政策条数+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政策条数+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政策条数+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政策条数+加强党的建设政策条数)+5%*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政策条数+10*其他政策条数
8个子指数分别是: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指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条数
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政策指数=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政策条数
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政策指数=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政策条数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政策指数=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政策条数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政策指数=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政策条数
加强党的建设政策指数=加强党的建设政策条数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政策指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政策条数
其他政策指数=其他政策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