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龟立鸟座青铜熏 广州横枝岗又现汉唐古墓(图)
![]() |
![]() |
横枝岗又现汉唐古墓
本次发掘的12座墓中清理出320多件金珠宝贝
本报讯(记者成因通讯员丁巍马建国朱家振)昨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横枝岗恒福路银行疗养院工地进行的第二期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结束,大批珍贵文物随之破土面世。据介绍,本次发掘清理西汉和唐代两个时期的古墓共计12座,其中西汉土坑木椁墓5座,唐代砖室及土坑墓7座;出土陶、铜、金、玉、玛瑙、水晶、滑石、石、铁、漆木等各类文物共159套、320余件,其中有不少珍品。大多汉墓保存完整
发掘表明,本次所掘汉代木椁墓大体可分为单室、单层多室、假双层多室三种形制,年代大体介于西汉中期早段至晚期晚段之间。据考古队领队丁巍介绍,这批墓除个别遭早期基建破坏外,大多都保存完整,结构清楚。夫妻合葬珠宝满坑
其中21号墓是近15年来广州古墓葬发掘中首饰保存最为完整、品种最为丰富的一座。据丁队长说,发掘时珠光璀璨,令人炫目。21号墓(西汉晚期晚段)是单层多室墓,由阶梯式墓道、封门、前室和后室构成,后室并列双棺,由此推断为夫妇合葬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墓东侧棺位约当(大约———考古术语)女墓主腰际两侧位置各清理出漆盒痕迹一个(因年代久远,漆盒仅留痕迹),盒中分别放置大量珍贵的首饰等。其中西侧首饰盒中以一银手镯为中心,周围置有五铢铜钱一串,直径2厘米的金指环一枚,纺锤和纺轮状小金珠若干,圆球状、圆饼状和管状玛瑙珠饰一批,小玉环数枚,淡青和明黄色水晶珠数枚,虎形及琮形(方柱形,中有圆孔)褐红玛瑙饰各一对,鸟形小玉饰一件等。东侧首饰盒中仍以一银手镯为中心,周围置有五铢铜钱一串,镂空小金球一只,管状骨饰两副,馒头状褐红色玛瑙饰一枚,褐红色玛瑙印章二枚等。
该墓西侧男墓主一侧虽然被较早的基建勾毁(损坏———考古术语),但仍出土了大量的珍品。如铜鼎、(古时洗手洗脸时舀水用的器具,形状像瓢)、壶、熏、盘、三足(古代温酒的铜制器具,形状像壶)、温酒樽、铜镜(两面,一面为昭明镜,一面为四乳四兽镜)、大批釉陶器等,五铢陶钱也以数十斤计。唐墓发现箕形端砚
本次挖掘出7座唐墓,使此工地唐墓发掘总数已达14座、10种形制。丁队长介绍,两种新见的唐代土坑积炭墓(其中1座是完整的)和一座完整的中唐多室券顶墓的发掘,进一步丰富了广州唐墓的资料,为解决土坑积炭墓和魂瓶墓(魂瓶是古人装骨灰用的器皿)在广州的起源提供了一批宝贵的资料。17号唐墓内所出的箕形端砚,为广州建国以来正式考古发掘出土的第五方,保存完好,该种早期端砚的出土,为探索端砚的起源问题又提供了一例宝贵的资料。丁队长介绍,近期其它墓葬的发掘还在继续进行。本报将作追踪报道。本版图片/记者李向新实习生马卓诚通讯员关舜甫卧龟立鸟座青铜熏
此熏是广州首见的精品,出土于22号汉墓。熏是古人熏香的器皿。据介绍,一般的熏没有像此熏这样的“鸟”和“龟”。连弧昭明镜
出土于24号汉墓,其上的铭文曰“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愿然忠,雍塞不泄”,据介绍,这段铭文是有错的,其中“然”字是错铸,本应置于“雍”字前。这种有错铭文的昭明镜极少见。青釉四系罐
出土于25号唐墓,为以往同类出土物中的精品。
|
![]() |
了解更多请登陆 plc控制柜 http://3683.bidadk.com/plckongzhi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