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进口
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
驶入接轨点精准落位
这标志着京张高铁全线铺轨完成
向开通运营目标更进一步



沿线共设7站
预计将于今年9月主体建成
年底全线开通

北京铁路局所属工电大修段沙河焊轨基地承接京张高铁钢轨供应总长约530公里。标准高、轨种多。该基地采取多重手段,运用“三卡死、六监控”质量控制法,加大母材质量检查力度,加密接头质量抽检频次,严把出厂前接头外观检测与超声波探伤质量,“不让一个不合格接头出厂”。100米母材钢轨经过4次焊接、16道工序焊成500米长钢轨,保证了焊接钢轨的高质量。


面对铺轨作业标准高、交叉作业面多、30‰长大坡道给铺轨施工带来的巨大挑战。施工方不断优化方案和资源配置,创新施工工艺,改造机械设备,应用智能机器人检测,采用机械化、自动化铺轨机组和施工信息化等手段,大幅提高轨道精度和施工效率。

北京铁路局介绍,作为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京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张高铁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
记者了解到,京张高铁还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时速350公里的自动驾驶,拥有智能车站和智能线路,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条智能化高速铁路。“京张高铁全线除了清河站到昌平站之间外,全部通行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京张高铁智能化工程项目总体设计师李红侠说。
现场视频↓
◆ ◆ ◆ ◆ ◆
110年前
中国首条自行设计
和建造的铁路
——京张铁路落成
今天
京张高铁全线铺轨完成
百年多,
究竟有哪些变与不变?

从35公里到350公里
速度变了!
京张铁路当时的时速
只有35公里左右
而今天的京张高铁
将成为世界首条设计时速达
350公里的有砟轨道高速铁路
从35公里到350公里
京张线上的一草一木
都见证了中国铁路的飞跃

从3个多小时车程
到1小时之内
世界上最快的高铁
将让京张两地近在咫尺
但提速的不只是铁路
还有中国的国力
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从备受讥讽到世界领先
中国变了!
当年
积贫积弱的清政府提出
京张铁路的修建计划后
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控制我国北部
争夺修建权,互不相让

詹天佑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后
他们觉得简直是一个笑话:
这样艰巨的工程
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今天
曾经备受国外讥讽的“铁路小国”
已让世界刮目相看
翻开成绩单:
世界首条新建高寒高铁
——哈大高铁
世界单条运营里程最长高铁
——京广高铁
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高铁
——兰新高铁
……

中国人的骨气和吃苦耐劳
从来没有变!
彼时的中国
四分五裂、国力羸弱
举国上下没有一寸铁路是自己造的
也没有任何独立修建铁路的经验
京张铁路动工时
西方报纸发文讥讽:
“中国造此路之工程师尚未诞生!”

詹天佑和铁路工人们
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
而他们必须在峭壁和深涧中
勘测考察、凿山开路
但哪里有困难
哪里就有中国人不服输的劲头
他们不畏惧、不退缩
全线竣工比计划提前了足足两年
中国人有了自己的铁路
给当时的列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时间拨回到今天
从引进改良的“和谐号”
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
中国人有了自己的高铁
用各项技术创新证明了自己

中国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从来没有变!
修建京张铁路时
为了让火车能顺利爬上陡峭的山坡
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出
巧妙的“人”字形折返线
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创举

面对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
他采用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方法
八达岭隧道太长
他又决定从中部凿井再向两头开凿
让世人惊叹

没有支持,我们自己摸索!
没有先例,我们自己发明!
今天的京张高铁创新从未止步:
为最大限度保护水体
官厅水库特大桥设计采用岸上拼装法
将是世界上首例适用于
350公里高速铁路的钢桁梁桥

国内埋深最大的高速铁路地下车站
——八达岭长城站
为消除对文物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首次采用精准微损伤控制爆破等先进技术
为实现进出站客流完全分离
首次采用叠层进出站通道形式
为具备紧急情况下快速无死角的救援条件
首次采用环形救援廊道设计
……

正在京张高铁上进行试验的
自动驾驶技术
将让“冬奥高铁”在绿色智能方面
迈出了新的一步
中国车、中国桥、中国路
……
一件件大国重器
一项项浩大工程
一次次创新突破
不断地刷新着世人的想象

百年巨变
一部京张铁路变迁史
就是一部中国发展史

今天的中国
成就足以告慰先辈
今天的中国
拥有自信从容的脚步
今天的中国
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像奔驰在神州
广袤大地上的高速列车
中国将继续惊艳世界
驶向未来,驶向复兴!

来源:北京日报、新华社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peidian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