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雨临陵——南朝石刻巡礼

2019-10-11 00:24:09浏览:69评论:0 来源:配电柜厂家   
核心摘要:公元489年(齐武帝永明7年),一座盛大恢弘的寺院在建康城东拔地而起,第二任皇帝萧赜治下,安定清和,是那个乱世中难得的一段好

公元489年(齐武帝永明7年),一座盛大恢弘的寺院在建康城东拔地而起,第二任皇帝萧赜治下,安定清和,是那个乱世中难得的一段好时光,望着彰显着强盛太平的大殿,此刻他的心情一定不错。他不会想到,他的国家只有短短二十三年的寿数,更不会想到,一千五百多年后,忠实守护他的,只有丹阳偏僻的田野里,孤独寂寞的一对神兽。而栖霞寺屡次毁建,早已物似人非,如今,年代最久远的这座舍利塔,距离萧赜的时代也过去了近五百年。我们的南朝石刻之旅,就从这里开始……

虽不及唐塔辽塔的雄阔豪劲(参看历史讲坛之辽塔之旅),但相较后来苏杭的纤细灵秀,这座始建于隋,修葺于南唐的舍利塔沉稳挺拔,富贵华丽,虽残破侵蚀,但隐隐王气,气度不凡。壸门棱柱雕刻的龙,龙首兽身,肥壮遒劲,而力士肌肉凸张,饱满虬结,目呲如裂,恍惚如唐。那个时候的李家,坐断东南,无人小视。

金陵西北祖堂山,遥对栖霞。南唐先主李昪的钦陵,游人寥寥。满眼的春花掩不住无奈的凄凉。言及南唐,必是故国明月,小楼东风,几人知道,这位帝王的陵寝地面,刻着大江大河,虽偏安东南,却也曾有龙图霸业的心,和一统江河的梦。

祖堂山下梅如海,尽是李郎去后栽。早知仓皇辞庙日,何不提剑入江淮?

陵墓墓门发券,二龙如栖霞寺舍利塔的龙一般粗豪健硕,全不似后世某些龙子龙孙,简直绵软到“侍儿扶起娇无力”。

望不到星辰,庭院深深,帝王身世词客魂。东南江海还入梦,谁为掩门?

时针从南唐回拨五百年,南朝初宁。刘裕,这位当世无人比肩的第一牛人,生于寒末,起于行伍,终成霸业,开创南北对峙格局百六十年。而今,“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周遭纷乱逼仄,更披彩贴红,以求庇佑,一带英主,身不容转,不胜其烦,不堪其扰,不胜唏嘘。尽管如此,初宁陵石刻古拙之气,上追汉魏,远溯先秦,虽崩坏侵蚀,但如刺面狄青、缈目夏侯,更凭添英雄气概,远观之,犹隐隐有虎符形神,中国古代雕塑之器物化特点,呼之欲出。

这是麒麟,南朝帝陵前的神兽是麒麟+天禄的组合,区别在于麒麟是独角,天禄是双角。这只麒麟的角缺失掉了,不过还好,宋武帝目前情绪稳定。

看到天禄头顶的双角了吗?天禄的角大幅度向后弯曲,贴于颈部。有点像……盘羊。

大家好,我是盘羊。

一片黄花,鸡犬声闻,刘宋的继承人——萧齐的帝陵,散落在丹阳北部村落的田间,远方田埂路的尽头,便是齐宣帝萧承之的永安陵,齐之帝陵,都有一个安字,当然是希望万代安好。然而齐朝开国君主齐高帝萧道成的泰安陵,在破四旧中被炸的粉身碎骨,帝王身后事,安知?安知?。

齐梁非正常上台的帝王,都有追封老爹为帝的传统,这是开国君主萧道成为老爹修的。由宋至齐,风格由硬朗方直、方中找圆渐变为俊逸疏朗、圆中找方。主形如曲:头颈胸背尾,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优雅流畅,细节若直:后腿势如批竹,指爪筋骨如钩、入地三分。

指爪如钩,如地三分

丹阳城北寻旧迹,不觉细雨已湿衣

还记得开篇提到的齐武帝吗?栖霞寺建成后的第四个年头,齐武帝薨,葬景安陵。临终诏曰:“……经诸器服,悉不得用宝物及织成等,唯装稼袂衣各一通,常所服刀长短二口,铁环者,随入梓宫。祭敬之典,本在因心,灵上慎勿以牲为祭”。齐初,萧道成、萧赜两代帝王宽徭低赋,带来十五年的生气恢复。时代的气场,弥散在每一个角落。景安陵虽简约薄葬,但麒麟却龙骧虎步、磅礴吞吐,尤其是腰腹,弓背伏腰,几欲接地,却绝非大腹便便,而是跃跃欲试,呼之欲出,彰显着齐朝曾经的辉煌霸气。无怪当地有云:南京的辟邪,丹阳的麒麟。——摄影:周英年

芦苇摇荡,对面天禄相望。

景安陵是一个小小的土堆,你在那头,我在这头……

修安陵埋葬的,是萧道成的弟弟,齐明帝萧鸾的父亲。皇位从兄长一支到了弟弟一支,期间有怎样的阴谋血腥,历史已经无数次重现过。好在此时家底还算厚实,尚未败光,因此萧鸾给乃父营建的陵墓,仍是有齐一朝的上乘之作,一如既往的昂首阔步、流畅健朗,花纹细致生动。早春茶园静谧、细雨如丝,往事越千年,却换了人间。

历史的长河流过,水波不兴。

齐明帝萧鸾的兴安陵和萧梁的建陵、庄陵、修陵在一起(兴建装修,正好一桌),年代日久,凌乱倒伏,于是在重新就位搭配的时候,混搭了……这个在国保碑《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旁边的天禄,那熟悉的曲线,销魂的腰身,认真读到此处的同学都会毫不犹豫断代为齐。而相应的,在所谓的齐明帝兴安陵石刻国保碑旁边的,却应该是梁代作品。一夜的雨,正好自将磨洗认前朝,倒映在水中的,是南齐辉煌最后的余晖,和继任者萧梁魏巍屹立的华表。公元498年,齐明帝萧鸾薨,四年后,梁代齐。

这个角度看一眼,碑兽混搭。

齐后期的王位更迭,内乱不止,终于把那点家当折腾了个底儿掉。修安陵的架势,“好歹外面的架子还未倒”,可是再往后,“连内囊都尽了”,帝陵石刻一落千丈,于是就有了这头(不准确)?这只(不形象)?还是这条(ok)软体动物——金王陈村齐东昏侯陵墓石刻。既然为昏字辈大佬,能力、气象和结局自然可想而知。经过一番评判,同学们一致认为无论是有气无力的形态、散软板短的气韵、敷衍了事的刀工,烧鹅二字实至名归。也许是时近中午,有同学忍不住望着它咽了咽口水。只有闫霞同学报以无限同情:无辜的石头,你们有没有想过它的感受?

南朝最宏大的神道,就坐落在这片开阔地,不远处丹阳北站高铁呼啸而过,神龟千年岁,未惊世界殊。秉承了追认先皇的优良传统,梁武帝为其父上号文帝。四十八年的帝位生涯,让他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安民养生,南朝四百八十寺(自动计算480÷48=10,所以每年修10个寺的同学,你走错课堂了)的太平繁盛,也让他有足够的气魄和手笔。除了这里之外,金陵各处的兄弟子侄的将军墓,也都是武帝时期修建。

未有朝陵久,闲花野草长。闻得人欲近,踞地欲扑张。水静爪牙动,云低口角昂。神龟千年寿,似可问萧梁。

由宋至齐,是古拙刚劲到俊逸流畅的变化,由齐至梁,又是曲中直、圆中方到直中曲、方中圆的转折,方圆曲直、轮回不息。此件虽残,但处处可见气象:头大如狮、方腮阔口;飞翼分层叠涩,凸起如珠;膝处莲花肥厚,起棱翻翘,厚重而不笨拙;前肢粗硕、掌厚爪凸,如扣宵小,好一派大气雄浑!

近距离感受一下。

太祖文皇帝之神道华表。

陵口石刻,位于当年萧梁陵墓群的总门入口,隋灭陈后,将神道挖成运河,隔绝天禄麒麟,以断绝此地王气。早知道现在这里鞋厂遍地,污烂不堪,估计当年也不会费那劳什子力了。不过这对天禄麒麟,体量硕大,气势恢宏,加之雕工精美,虽在喧嚣浊乱之中,依旧毛发戟张、须结如辫、胸阔如鼓,傲然睥睨,王气实足。虽无直接年代证据,但除梁武帝,恐怕无人有此等财力威重。

千年的风雨,石筋毕现,斑驳如错金,凭添几分瑰丽,而筋骨毕现,背凸如卵,胯部沟壑极深,更显腿上劲道十足,抬望眼,仰天长啸,端的是:千秋邈矣独留我!

南京、句容,梁武帝给其兄弟子侄大肆封侯建墓,统称梁将军墓。与帝王陵天禄辟邪的规制不同,陵前神兽为无角的辟邪。此为句容的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厚重庞大,阔步昂首,不徐不疾。有了老爹的福荫绵长,自然少了凛凛王霸之气,多了几分太平王孙的雍容富态。和陵口石刻的威武逼人相比,体型相当,却如松狮之于藏獒,尤其是长舌厚软,更像几分。

是不是感觉可以放心的抚摸?

方旗庙石刻,推为梁武帝萧绎的第七子萧绎墓葬。

萧宏墓。

吴平忠侯萧景墓。

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字迹依旧一清二楚。

逆光下,风云诡谲,我自岿然。

南京市徽的原型——萧景墓石辟邪。啥?找不到南京市徽?下楼出门小超市,来一盒南京……

萧恢墓

萧秀墓,配套最齐全的,辟邪华表碑刻齐全。

萧融墓

也许是萧衍占尽了萧梁的风水,侯景之乱,梁武帝困死台城。之后短短七年,一阵混乱的抢跑、窜道、交接,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陈霸先的陈朝。还记得那个方圆曲直的循环吗?没错,我大S又回来了!霸气归来的圆中找方,也许是压抑许久,在陈武帝陈蒨的永宁陵石刻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形体上,一改梁将军墓的宽厚徐缓,变的紧致精悍,修长弓起。前足悬蹬,指爪上昂,似从天而降,前冲落地,余力未消,趁势再起。如果说梁之恢宏气象如雄狮,那么陈之巅峰境界更像是虎,腾跃的瞬间,英武逼人。

最动感的爪子

老照片更有感觉

后记:一路时晴时雨,六朝烟水情有独钟、不离左右,短短三日,我们拨动时光的转盘,穿梭其间,寻访无言的石头,跨越时空的对话,是的,它们就在那里、它们,还在那里。回到北京,我在白塔寺边写下上面的记忆,忽然想起,那年我在南京明孝陵写下的话:石人有发发如雪,依旧一片秦淮月。感谢杨昆老师精彩的讲解,感谢我们可爱的童鞋们,很欣慰有如此多的人热爱历史,感谢南京的新老朋友宁老师、夏老师、邵老师、古心堂老师等同道中人,有你们同行,真好。

同学们集合啦

雨临陵

螳螂捕蝉

hold住~~

上课进行时

你有多久,没有专心听讲了

餐厅一隅

(责任编辑:配电柜厂家)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国庆假期或有近8亿人次出游,飞机票却比去年降近200元!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