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人工智能眼科医生“嵩岳”下基层“行医”

2020-01-31 00:17:56浏览:1评论:0 来源:配电箱   
核心摘要:本报讯 (记者冯金灿 通讯王秀华)1月11日,郑州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眼底筛查进社区活动在郑州博爱

本报讯 (记者冯金灿  通讯王秀华)1月11日,郑州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眼底筛查进社区活动在郑州博爱眼耳鼻喉医院启动,AI(人工智能)眼科医生“嵩岳”到基层医疗机构“坐堂行医”,将人工智能科技研发与基层实际应用及推广相结合,实现防治在基层、大病转上级医院、延续在基层的筛查和护理管理模式。
我省共有糖尿病患者约1000万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约300万人。其中,60%以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从未进行过眼科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筛查率低,一是因为患者基数大、相关知识贫乏,患者依从性差;二是因为眼科医生短缺,早期诊断率很低。目前,70%的眼科医生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眼科医生,尤其是眼底病专业医生缺乏;在广大农村地区,很难找到专业的眼科医生。”在启动仪式上,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副所长雷博说,获得河南省眼科医疗技术创新奖一等奖的国际首个糖尿病视网膜病变AI机器人医生——“嵩岳”到郑州基层医疗机构“坐堂行医”,诊断正确率在90%以上,不仅可以解放医生,降低筛查门槛,解决眼科医生不足问题,还可以提高群众致盲性眼病筛查服务的可及性,扩大筛查覆盖率,使高危人员持续享受到便捷筛查、快速转诊、及时诊疗和护理的服务,减少“可避免盲”的发生。
“对大部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发展,但以往患者大都在视力严重下降时才来就医,常常导致不可逆转的失明。”该项目的发起人、河南省著名眼底病专家金学民说,这一现象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尤为普遍,这项新技术有望帮助我省大约180万名患者留住光明。
据介绍,该项目的承办单位郑州博爱眼耳鼻喉医院将联合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患者基础信息的筛查和上传工作、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智能化平台、建立糖尿病患者眼底影像标准数据库、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随访和管理等工作。这对扩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覆盖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了解更多请登陆 电柜 http://3683.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延迟复工期间加班费怎么算?居家隔离有何保障?详↓↓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