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问答 | 这条引起医药行业地震的新规究竟怎么理解?

2019-10-12 16:33:08浏览:78评论:0 来源:配电箱厂家   
核心摘要:受第一批联合带量采购清单公布的消息影响,A、H股相关医药股自昨日起几乎泥沙俱下地大跌。昨日,港股中国生物制药和石药集团跌超

受第一批联合带量采购清单公布的消息影响,A、H股相关医药股自昨日起几乎泥沙俱下地大跌。

昨日,港股中国生物制药和石药集团跌超7%,康哲药业、石药集团跌幅超5%。A股恩华药业逼近跌停,乐普医疗跌4.5%,益丰药房跌3%。今日,医药板块继续大幅下挫,乐普医疗跌停,智飞生物大跌7%,丽珠集团、济川药业、科伦药业跌4%,白云山、长春高新、信立泰跟跌。

具体消息上,证券时报网等媒体报道,国家医疗保障局主导下的试点联合采购昨日上午在上海召开座谈会,会上介绍了联合采购的要求及操作方法,并公布了第一批带量采购清单。报道称,本轮共33个药品参加试点采购,预估降价幅度为40%。

今日,又有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到参会人士透露的消息称,药品集中采购针对的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品种。国家药品带量集采将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沈阳、大连、西安、成都、厦门11个城市进行试点。

会上明确了药品带量采购操作方法,设定了3种集中采购形式,分别为:入围3家及以上,招标采购;入围2家,议价采购;入围1家,谈判采购。此外,采购量是按照试点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年度药品总用量的60%-70%;采购周期为一年。

划重点:如何理解11市带量采购新政?

这则新政为什么引发了市场抛售医药股?这首先要回到逻辑的起点上,也就是医药公司的市场在哪里。要知道,医药行业的最大购买力不是个人,而是国家医保基金,进了医保目录,才有可能卖出很大的量。

而由于医保基金每年的资金有限,相关机构就一直在想办法降低招标采购的药价。

之前试点中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尝试了一种新的招标方式,叫带量采购。

以往的药品招标,只招标价格,而没有数量,中标企业还需要组织销售队伍进医院做工作,以此促进药品的使用和销售。而带量采购是,在招标的时候就承诺药品的销量,保证在8-15个月之内用完。

上海带量采购有3次。比如,今年6月公布了第三次带量采购,一共采购了20个品种,拿出上海市50%的市场份额(销量份额)给中标企业,未中标带量采购的企业只能分享剩余50%的市场份额。

而现在国家医保开始推进11个城市一起带量采购,将拿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年度药品总用量的60%-70%给中标企业,也就是其他中标带量采购的企业只能分享剩余30%-40%的市场份额。

市场担心从何而来?

上述新规下,一个值得注意的先决性因素是,在国家提高药品质量和鼓励创新的大战略下,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正强势推进,保证每个仿制药质量是相同的,并按通用名采购,无视公司品牌,消灭带金销售,以此压低了药价。目前已有56个品种(以通用名和剂型计)通过方式药一致性评价或视同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因此,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这样的新规或将引发一场药企们的低价竞争。此前有评论认为,市场一个普遍的担忧就是,为了争抢60%-70%的市场份额,很多药企可能会前赴后继地通过一致性评价,开出几乎不赚钱的低价。因此,许多价格虚高的仿制药马上能够挤出水分,大幅降价。

而目前我国很多药企的收入结构上,大部分是仿制药。

王雅媛表示,长期来看,一致性评价会使药价迅速收敛至成本附近,最后将由制药成本最低的那家公司拿下最大份额,大家毛利率都低,现在有些仿制药企的毛利率可以达到80%,未来可能会回落到10%。这对整个医药行业的业绩,是完完全全的利空。

过去,医药股普遍估值较高,在30-60倍市盈率之间震荡。

在新政之后,整个医药股可能面临重新估值,整个估值体系也要面临调整。

由此,市场担忧这一轮采购方式会从量、价两个方面压缩医药股的营收,尤其是仿制药行业。

市场误读了新规吗?

1. “光脚的”还是“穿鞋的”?

行业分析师认为,市场对医药股一味的抛售,可能是存在着对新规的过度解读。此则新规对医药市场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根据媒体消息,本轮共33个药品参加试点采购,药品集中采购针对的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品种。因此,新规影响的主要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

借用招商证券的研报观点,公司可以分为两类,“光脚的”和“穿鞋的”。

“光脚的”:就是有些公司原先压根就没有卖仿制药,这次反而通过一致性评价进入了采购,由于原先的收入基数低,所以一致性评价将为其带来增量,“光脚的”算是一致性评价的受益者。

“穿鞋的”:就是这些公司原本就靠卖仿制药为生,市场份额还挺高,利润率也高,哪怕这次通过了,如果不降价,就得被别的公司抢份额,作为既得利益者,“穿鞋的”肯定会在一致性评价中受损。

而招商证券估计,此次带量招标带来的降价幅度在30%-40%,因此,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利好于“光脚者”——原先这部分公司需要通过招商代理,它的药品出厂价只有终端价的30%-40%,因此,通过一致性评价进入了采购不再需要通过代理商销售,只要降价幅度低于60%-70%,“光脚者”的出厂价都是上涨的。

2. 创新药行业可能因此受益

也有分析师认为,国家药品带量采购是必然趋势,创新药行业可能因此受益。

西南证券在其点评中也指出,国家药品带量集中采购将成为常态,仿制药进口替代和集中度提高是必然趋势。其认为,带量采购为医保腾笼换鸟,为创新药留下巨大发展空间。国家医疗保障局的带量采购背后反映了医保支出结构的变化,带量采购为医保节约的资金可支持更多更好的创新药纳入医保,实现快速放量,即创新药发展的医保支持力度将得到加强。

3. 对仿制药的判断要关注出厂价而非中标价

华尔街见闻会员专享文章《一则传闻击溃医药股 市场可能做错了》也提到过,市场在带量采购新政问题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读。从价格影响来看,对仿制药的判断要关注出厂价而非中标价,因为代理型药品净利润受到侵蚀或要触达药价降幅超过60-70%的这个条件,否则出厂价或将上升;如果是直销型药品,一般降价超过30%会影响净利润,但假设厂商选择不带量采购做剩余市场,则会相对受益。

而对于生物药和创新药,因为前者没有完全相同的仿制药,后者不存在竞品,所以不大会受到此次带量采购新政的影响。

文章还提到,未来招标方式细节影响的关注重点,是带量采购最终价格跟销售费用之间差额,最终要是要落实到最终价格和仿制药厂出厂价之间变化才能判断具体公司的盈利改变状况。

(责任编辑:配电箱厂家)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十个数字带你读懂医药行业的2018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