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合肥一大四女学生小丽(化名)因轻信无抵押网贷遭遇“套路贷”,借款2000元后,半年时间竟“滚”成20多万元。》》》推荐阅读:合肥一名女车主遭遇“套路贷” 借了4万元却险些赔掉20多万元车
今年22岁的小丽,现在是合肥一所高校大四学生,家住六安。2017年11月,小丽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广告,称无抵押、零存款,只需要她的身份证就可以借款。刚好手头紧张的小丽便在网上贷款2000元。当时扣除了各种手续费,她真正拿到手的只有1400多元。
一周后,平台开始催促小丽还款,不仅要还本金2000元,还要给600元的利息。没有经济来源的小丽根本还不上,这时借款方表示可以给小丽再介绍一个人借钱,先把第一笔账还上,条件同样是“以贷还贷”的周息贷款。小丽在借款人的诱导下,开始了“以贷养贷”恶循环。
仅半年时间,小丽为了填补这个无底洞,一共向上百人借过钱,而每次贷款公司都是先将贷下来的钱打入小丽账户,随后再让小丽取出还款。小丽称,借钱给她的这上百人,都是贷款公司帮她介绍的。小丽的贷款半年多时间已经累计达到20多万元。
小丽爸爸说,他是5月4日才知道女儿在外面欠下这么多钱。为了帮助女儿,小丽的爸爸四处借债,现在他给女儿还了十多万元,但还有将近15万元未还。
目前,小丽一家已经向属地六安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报案,警方初步判断小丽可能是遭遇了“套路贷”。警方提醒小丽一家不要再继续还款,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处理中。
“套路贷”在高校学生中的发展蔓延,不仅直接侵害广大学生的合法财产权益,而且其中掺杂的暴力、威胁、拘禁、侮辱等索款手段已构成犯罪,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各地出台意见严打“套路贷”
上海市、浙江省先后出台意见,严惩“无抵押贷”“校园贷”“车贷”“房贷”“裸贷”等表现形式的“套路贷”犯罪活动。
下面这几种情况都是“套路贷”犯罪行为,如果发现请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
1.以“迅速放款”为诱饵吸引借款人,随后以行规为由,哄骗借款人签下高于所借款项一倍甚至数倍的欠条。比如借10万元,欠条写的却是20万元。此时,骗子最常见的话术是“不会真让你还这么多,按期还就没事”。
2.刻意制造逾期陷阱。当还款日期临近,借贷公司不主动提醒借款人逾期,甚至以电话故障、系统维护为名导致借款人无法还款。然后,这些公司就以违约为名收取高额滞纳金、手续费。
3.层层“平账”。放贷人哄骗借款人前往银行转账取款并拿走现金,留下银行流水作为证据。比如,放贷人通过银行转账给借款人20万元,接着让借款人取出,然后拿走其中的10万元,最后借款人实际到手的钱只有10万元,但是银行流水却显示有20万元进账。
4.以“违约金”“保证金”“中介费”“服务费”“行业规矩”等各种名义骗取被害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阴阳借款合同、房产抵押合同等明显不利于被害人的各类合同。玩文字游戏制造各种陷阱,致使借款人违约,从而非法占有借款人财产,甚至霸占房产。
遏制“套路贷”,要事后打击,更要事前防范。相关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依法严格监管;高校切实担负起安全防范教育责任,加强学校家庭互动,敦促家庭教育养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消费观,提高学生对不法侵害的辨别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合力,根除“套路贷”滋生土壤。》》》推荐阅读:安徽4天发生5起社会影响较大的事故 官方通报:共造成12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