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白执南
2019-10-17 17:14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分享到:
中证网讯(记者 赵白执南)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17日在2019年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政策效果显现等影响,今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对此,财政部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和指导地方渡过难关,确保财政运转不出问题。
一是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为支持地方财政平稳运行,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7.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力度是近几年最大的。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快预算下达进度,截至9月末,除据实结算和应急救灾支出外,其他转移支付已基本下达完毕。同时,在分配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时,向基层财政困难地区和受减税降费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增强这些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
二是督促地方压减一般性支出。要求各地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在严格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压减一般性支出5%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压减力度,力争达到10%以上。节省下来的资金优先用于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三保”支出。同时,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从严控制预算追加事项,执行中原则上不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避免因追加预算冲击预算平衡。
三是指导地方多渠道筹集资金弥补减收。地方财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统筹采取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盘活存量资金和国有资源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努力实现预算收支平衡。从执行情况看,各地已经采取加大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力度、清理盘活存量资金、增加地方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等措施,积极缓解财政减收影响。
四是要求地方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地方财政部门要优先安排“三保”支出,确保国家制定的工资、民生等政策落实到位。省级财政部门要对本地区“三保”支出预算安排情况进行摸排,存在缺口的要及时调整预算予以补足。同时,中央财政建立了县级财政工资保障监测预警机制,跟踪监测地方库款运行情况,督促地方合理安排支出优先次序,县级政府没有发生新增拖欠工资问题。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密切关注地方财政运行情况,指导各地扎实做好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化解措施,确保地方财政运行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