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粤港澳交汇点和“两个前沿”,特殊重要的区位让港珠澳大桥在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强化的互联互通中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港珠澳大桥开通周年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迎来正式开通一周年。
一年前的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总长约55公里,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作为“国家工程、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开通一年带来了哪些改变?大桥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对于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哪些实际的推动?我们特此推出专题报道,纪念大桥开通周年。
伫立在伶仃洋之上,于2018年10月23日正式通车的港珠澳大桥已经周年。地处港澳交汇点和“两个前沿”,特殊区位让港珠澳大桥在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强化的互联互通中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如果在一个惠风和畅的日子踏上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登高远眺,远方深圳蛇口港往来的大型集装箱船只清晰可见,近处则是从香港机场起落的航班往来如织。
在21世纪经济报道近期走访粤港澳大湾区几个城市的过程中,“便捷”是受访者们提及频次最高的词。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之后,加上通关的时间,从前从香港市区前往珠海需要花费3-4个小时被压缩至1个半小时,香港、澳门和珠海三地之间的人员往来、物资运输等等都得到了大力提升。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在走访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港珠澳大桥的管理团队多管齐下,在抓好运营管理和服务的同时,还在准备项目竣工验收等总结工作,以及筹划东人工岛旅游开发等多项工作。
“随着两岸三地交通的配合、自由往来更加便捷,经由港珠澳大桥的交通量以及往返出入境旅客人数将会越来越大”,余烈说。
一座桥,联系的是家与梦想
曾在香港创业的珠海恒浪科技总经理刘家传在创业路途受阻后来到了内地,珠海成了他最终的选择。
作为一名香港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刘家传为何最终选择在珠海创业?刘家传解释,由于他创立的公司主要是研发智慧城市管理系统,人员成本占了公司成本的大头,在对包括广州、深圳等湾区的城市进行考量后,多项均衡之下他选择了珠海。
每周周一,刘家传会坐跨境巴士或者搭车,经过港珠澳大桥从香港荃湾的家来到位于珠海高新区的办公室,每周五则又坐车经过大桥回家。
“家在香港、工作在珠海,成为一件很方便的事情”,刘家传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珠海打拼2年,过去港珠澳大桥还未通车的时候,他往返珠海和香港主要是坐船,“但坐船最晚也就到晚上9点的班次,赶不上船就得隔天再回去了,非常不方便。”
而在港珠澳大桥开通之后,加上通关的时间,过往的数小时长途奔波不再。刘家传表示,即便是自己开车回家,也就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的通勤时间,24小时轮班倒的大巴也非常方便,即便是家里有急事也能够在短时间内赶回去。
在公司落点珠海之后,刘家传发现公司的市场也更大了。“借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公司可以吸引更多的来自大湾区以外地区的人才,扩展公司的技术层面,同时我们的市场延伸到了内地,市场更大了。”
刘家传一个切身感受是,公司主要服务的是房地产商,内地超过9万家房地产商都是公司的潜在客户,而在香港则只有3000余家。
“像我们这种初创企业在从香港落点珠海之后,能够扩展的客户也多了很多”,刘家传说。
了解更多请登陆 抽屉式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choutishipeidian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