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滴滴最终关闭顺风车,好做不见得就能做好

2019-11-10 12:12:43浏览:140评论:0 来源:配电箱   
核心摘要:小刀马在舆论一片激愤的情况下,滴滴出行发布《关于乐清顺风车事件的自查进展》公告。公告称,自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

小刀马

在舆论一片激愤的情况下,滴滴出行发布《关于乐清顺风车事件的自查进展》公告。公告称,自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客服体系继续整改升级,加大客服团队的人力和资源投入,加速梳理优化投诉分级、工单流转等机制;免去黄洁莉的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职务,免去黄金红的客服副总裁职务。

黄金红今日在社交媒体称,“这次事件客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深深的自责和愧疚。滴滴客服注定承载着不一样的责任,也确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一切问题都是管理者的问题,这个处理我完全认可。”

针对温州市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途中被害事件,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以及北京市、天津市交通运输、公安部门,对滴滴公司开展联合约谈,责令其立即对顺风车业务进行全面整改,加快推进合规化进程,严守安全底线,切实落实承运人安全稳定管理主体责任,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合法权益,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整改情况。同时,我们还关注到,高德方面表示,出于安全考虑,高德地图已暂时下线顺风车业务。何时恢复,以及目前业务开展进度,高德官方暂无回应。

我们经常能听到有人高谈阔论地说,这个好做,就是这样那样吧啦吧啦地说一大堆。也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询问:这个好做吗?能赚钱吗?辛苦吗?诸如此类的。其实很多事情,一直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当然,还有更多的是坚持,是不是能够坚持下来。而这个起到的决定性或许都超越了前者,因为这是一种恒心,也是一种毅力,是需要靠时间来逐渐磨砺的,容不得半点儿的投机取巧。

我们也关注到,针对这起滴滴司机杀人案的焦点之一,就是滴滴内部的处置僵化,没有真正的应急处置机制。针对于此前发生的滴滴顺风车女乘客遇害事件,人民日报8月25日晚发表微评称,滴滴在整改期间出现这种惨案,称得上是怙恶不悛,道歉再及时,但无纠错能力,便显得廉价。滴滴顺风车女乘客在8月24日下午失联,8月25日凌晨被发现遇害,同时警方也已经掌握相关犯罪整机抓获涉案司机。随后滴滴一纸声明,称对遇害女生家属表示歉意和愧疚,并将进行规定额度三倍的赔偿。这一纸声明让舆论对于滴滴的讨伐声浪再起,人民日报称这起悲剧完全可避免,但平台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事人死于无良司机的谋杀,也死于推诿,死于扯皮,死于相关机构的麻木。

这次滴滴下线顺风车业务,很显然和这家已经做到独角兽垄断位置的公司的傲慢离不开,做大之后的滴滴,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初心,“滴滴一下,美好出行”也变得越来越受到用户的诟病。对待投诉的程序漏洞和冷漠态度,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了,而是长久以来的企业文化使然。

有媒体表示:乐清女孩被谋杀,不仅在前一天的林女士身上“预演”过一次,而且在无数个被冷漠处置的小案例中,被反复“预演”。除了漏洞百出的投诉机制,还有车主审核、为社交化公开乘客信息等等做法,都在为这次犯罪开绿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就这样发生了。

短短三个月时间,接连出现命案,这显然是平台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安全隐患下根本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出台之前,很显然,顺风车业务是别想再上线了。我们比较遗憾的是,为何滴滴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体量不断增大的同时,安全性和社会责任感却在下降?而且机制会如此的僵化,处置一个投诉都如此繁琐,失去了互联网快速互动的本意,这或许恰恰就是这个企业的文化使然。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应该呈现一种新的商业文明时代来临。但很遗憾,在一些企业身上,我们没有看到了那种真正创新和服务的变迁,也没有感受到一个有责任感的企业应有的社会承担力。顺风车的创新服务,的确让多人在不方便的时间、地点、场合用上车,那些真正依赖这项服务的人,也很需要一个更完善和更加安全的工具。在这方面,仅仅靠滴滴是不是能做到呢?

了解更多请登陆 XL-21 http://3683.bidadk.com/peidiangui1/

(责任编辑:配电箱)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2020年我国将进行人口普查、房屋普查,或将为房地产税做准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