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艺术 > 正文
2011-04-07 20:39 作者:曾焱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2011年第10期
玛格丽特·杜朗
来自玛格丽特·杜朗收藏的200多张老照片,此时正在巴黎图书馆画廊展出,题名《照片,女性,女性主义,1860~2010》。“女性主义”,多数时候给人的印象都是包裹了一层至少看似坚硬的外壳,而在这些跨越150年的黑白记录中,它却柔软下来,变成一张张有故事的面孔。
杜朗本人就是个奇女子。与多数欧洲中产家庭的女孩子一样,她从小被父母送进教会学校。这样严格的受教经历,往往造就一些极为叛逆的女性。毕业后,杜朗考取艺术学校,进入有名的法兰西喜剧院。因为结婚,她放弃了演员职业,婚姻生活却很短暂,不到3年就结束了。杜朗在《费加罗报》找到一份撰稿的工作,这份工作改变了她的一生。19世纪是法国民间女性主义运动萌生和发展期。1896年,杜朗被报社派去采访国际妇女大会,等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变成了一个坚定的女性主义者。第二年,杜朗发起创办了一份女性主义日报——《投石党报》(LaFronde)。“投石党运动”是法国17世纪中期的一场反专制制度的政治运动,杜朗选用这个名字,是想取其抗争的精神,要求法国社会给予女性平等的政治和经济权利。1900年巴黎举办万国博览会,杜朗又发起女权联盟,成了世界女性主义运动的明星。不过,社会活动家杜朗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种“男人婆”,她“体形丰满,有一张生动的好看的脸”,不穿男装,喜欢长裙,对时尚有不俗的品鉴力,虽然中年后有些发胖,还是保持了优雅的气质。杜朗家中养了一头宠物狮,每次她携狮散步,都是巴黎的街头一景。
《投石党报》没有雇用任何男性,从采访、编辑、行政到专栏撰稿,全部约请女性知识分子参与完成。这是一次没有先例的女性主义工作实验体。法国学界名士克勒芒斯·罗耶(ClémenceRoyer)为报纸撰写了大量科学和社会学方面的文章。罗耶是法国科学协会接纳的第一位女性,之后有十数年时间,她也是这个机构里面唯一的女性。法国女性主义研究者珍妮薇·傅蕾丝(GenevièveFraisse)在《两性的冲突》中曾介绍这个传奇女人:“在19世纪60年代有两个女子因其求知的意志而家喻户晓,一个是成为第一个女业士的朱丽-维克妥亚·多比耶(Julie-VictoireDaubié),一个是达尔文的第一个女译者克勒芒斯·罗耶。前者不懈奋斗,首先为了争取参加中学会考的权利,然后为了她的业士文凭被承认有效;后者自学成才,通过了当时以女子为对象的考试,随后因翻译了《物种起源》和她在经济、特别是人类学方面的造诣,使她同时代的知识界对她肃然起敬。”
罗耶的译本,是《物种起源》第一次被引入法国,可达尔文本人读完后,恐怕是五味翻腾。罗耶不只是尽了翻译的本分就作罢,她写了一篇长达60页的前言,阐述自己的反宗教观点,介绍她更为心仪的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并对达尔文的原文多加注释。一个30来岁的年轻女性,并未接受过系统的科学训练,思想却如此出位且“胆大妄言”,译书一出,她就成了法国学界关注的异数。达尔文收到译书后,在写给美国友人的信里评价这位素未谋面的罗耶小姐,“定是全欧洲最聪明也最奇怪的女人之一”。译本印行第三版后,达尔文对罗耶的一再冒犯已经不可忍受,终止了翻译授权而改换他人。除了翻译《物种起源》,罗耶自己最早获学界重视是在32岁那年出版了《赋税论或什一税社会》一书,她在书中先锋性地探讨了女性在社会中的经济角色以及被迫承担的生育义务。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在第1卷第3号上他撰文介绍《欧洲七女杰》,里面也有这位克莱芒斯·罗耶。
创刊6年后,1903年《投石党报》宣布停刊。办不下去的原因,据说是“社会主义者认为它太布尔乔亚,布尔乔亚认为它太前卫,巴黎人认为它太严肃,外省人认为它太巴黎味”。不过,杜朗自己的女性主题收藏一直没有中断,直到图书馆在她去世前建成。除了收集文字方面的档案资料,杜朗以及后来的图书馆还陆续购藏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肖像,这个系列构成了这次照片展在视觉上最吸引人的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交名媛。这份名单很长,有尤金·缪拉特公主(PrincessEugèneMurat)这样著名的女同性恋者,也有作家乔治·桑、尤瑟纳尔、萨冈,艺术家弗里达等。
芭蕾明星克莱奥·德-梅洛德
芭蕾明星克莱奥·德-梅洛德(CleodeMerode)拥有“惊人的美貌”,她那张脸曾是20世纪初巴黎“美好年代”的象征。不过展出的摄于1893年的照片下面,只是简单注释为“巴黎歌剧院的芭蕾舞者”,“1898至1914年曾赢得国际性的职业声誉”,没有提及其倾城之美。梅洛德出生在巴黎,父亲是奥地利贵族,她8岁开始习舞,登台后,其美貌比舞技更加颠倒众生,巴黎社交界的男男女女都热衷于谈论关于她的一切——服饰、发型,还有代表当时上流社会审美极致的细腰。一次演出,梅洛德新做了一个古典的中分发型,第二天就被全巴黎的时髦女性跟从效仿,因为梅洛德很多年不变发型,这种中分也就流行了若干年,却很难有女人能企及她那种味道。雕塑家亚历山大·法吉埃尔(AlexandreFalguiere)以梅洛德为模特,创作了等身于真人的名作《舞者》,现被收藏在奥赛博物馆。她的画像和照片,则被印在明信片和扑克牌上,四处流传。1896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Leopold)三世迷上了梅洛德,天天追随在她身边,于是报纸讥讽他为“Cleo-pold”。梅洛德被视为国王的情妇,负面新闻缠身,她却罔视一切而专注于舞蹈,从1898年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巡演,成了一名国际明星。在职业生涯达到巅峰的时候,梅洛德决定和巴黎的“牧女游乐园”(FoliesBergers)签下演出合同,这是芭蕾明星第一次在这个剧场演出。创办于1869年的“牧女游乐园”是巴黎最老牌的一家歌舞秀场,也是巴黎夜生活的象征。不管哪路明星,歌剧、香颂、杂技,如果没在这个场子里被巴黎人认可,就还算不上巨星。经历了“牧女游乐园”的演出后,梅洛德已经是一个伟大的舞者。她年过50后还留在舞台上,其时她的魅力仍然可以让奥地利大画家克里姆特(Klimt)身陷情网。在法国芭蕾舞历史上,她还是第一个和男演员同台的女性。对于杜朗这样的女性主义者,梅洛德如果徒有美貌将不足以进入她的肖像画廊,她是能够听从自己内心声音的女性,有令人仰望的创造力。
迪·卡斯蒂格利纳伯爵夫人(ComtessediCastiglione)又是另一番气象。这个意大利女人被形容成美艳无比,并有照片和画像为证。1856和1857年,她做了拿破仑三世的情人,在法国宫廷一时得万千宠爱,贵族妇女都以追随她的装扮为时尚。伯爵夫人酷爱拍照,与法国宫廷摄影师皮耶森(PierreLouis-Pierson)认识后,就成了他的模特儿。在以后将近40年时间里,她按照自己的趣味和设计,请皮耶森为她拍了700多张姿势各异的照片,有些是剧装,也有一部分专门拍摄她的腿和脚,或者手。在摄影术刚刚发明的19世纪,拍照片花费高昂,为了把自己的美貌完整记录下来,伯爵夫人不惜财力,到了为此举债的地步也无所谓。年纪渐老后,她搬进位于巴黎凡多姆广场的一套公寓,把房间全部刷成黑色,不准摆放镜子,为的是不要别人、也不要自己看见绝代风华逝去。在她死后,有一位爱慕她多年的诗人购藏了其中433幅照片,最终全部捐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阅读更多更全周刊内容请微信扫描二维码成为中读VIP,阅读期期精彩内容!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