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德耀中华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上)

2019-11-11 02:34:20浏览:97评论:0 来源:东莞配电箱   
核心摘要:203 王玉平 203 李振有 204 王正田 205 王东拉海 206 王生廷 206 王双廷 207 王建军 208 王海滨 209 扎西林具 (上接第十四版)

203 王玉平

203 李振有

204 王正田

205 王东拉海

206 王生廷

206 王双廷

207 王建军

208 王海滨

209 扎西林具

(上接第十四版)

平日里,游文晃总是尽己所能帮助困难群体。为了给身患白血病的孩子加油鼓劲,他不顾自己的身体,从厦门赶到福州,送去救助款和他亲手画的油画。2017年春节前夕,游文晃购买900件新衣分别送到孤儿院和养老院,并和志愿者们一起包了6000个水饺,与孤儿、老人们一起欢度新年。

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20多年来,游文晃坚持创作油画,并全部拿来义卖。一家人省吃俭用,衣服穿了10多年不舍得换,自来水尽量循环利用,出行总是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公交车,尽可能地压缩家庭支出。

游文晃荣获福建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167 靳志强

靳志强,男,汉族,1962年2月生,中共党员,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郑川村村民。

靳志强从事林果产业30多年,始终以帮助他人为己任,常年致力于农果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免费为村民提供苗木和接穗等服务,用大爱情怀支撑起父老乡亲的致富梦想。

1980年,靳志强中学毕业后,便跟着乡亲们栽培果树。为改变秦安果品滞销这一困境,他在实地考察了林果业较发达的省市后,决定对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并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于是,他先在自家的果园中开始试种,再将好的品种免费提供给乡亲们。渐渐地,找他提供接穗、进行嫁接的人越来越多。一到冬季,人们排着队,争着抢着请靳志强去帮忙。靳志强总是热情认真负责地为每一户果农修枝剪叶,一干就是十多年,从来没有收取一分钱。

靳志强心里惦念的始终是家乡农业经济的发展,一门心思想的是如何帮助父老乡亲走上果业致富的道路。他把自家果园当成一个实验园,自费引进新品种,免费送给乡亲们,支出越来越大,债务越来越高。为了省钱,他缩衣节食,经常天不亮就背上干粮,一头扎进果园,一待就是一天,努力培育优质品种,免费为村民送苗接穗。经过数年努力,他从全国各地引进的桃新品种达150多个,苹果新品种10余个,其中精心选育的40余个优系品种,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很多地方高薪邀请他,都被他拒绝了。2012年9月,他在中山乡郭洼、胡崖两村指导秋季建园,由于到了最关键的定植时期,他坚守在建园现场,连父亲临终最后一面也未见到。他还建立了人才实训基地,开展林果人才培训,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0多期,培训技术人员500多人(次)。

靳志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168 潘玉莲

潘玉莲,女,汉族,1942年9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勒县疏勒镇新市区社区居民。

潘玉莲1992年创办“爱心课堂”至今,累计免费义务托管、辅导维吾尔族孩子2000多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潘奶奶”。她的善举像一束光,照亮孩子们的心灵。

1992年夏天,潘玉莲发现周围有很多孩子暑假里无人照看,她就想着把几个孩子叫到自己的家里,教他们识几个字,这样既学到了东西,也防止了危险的发生。刚开始,每天只有几个孩子来听课,但潘玉莲并没有气馁,依然认真备课、讲课。慢慢地,由于潘玉莲的热心和讲课有趣,来的孩子越来越多,“爱心课堂”也越办越红火,现在每天都有近40个孩子放学后来听课。

潘玉莲家仅有几件老家具,在最大的一间屋子,一块小黑板很醒目,桌子和凳子摆得整整齐齐。每天,她都要赶在孩子们来之前,架炉子、烧热茶,让孩子们喝上热乎乎的放了冰糖的茶水。她还自费订阅了大量的教辅材料、小学各科的课本,哪一页有哪些内容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她用自己的细心、耐心和爱心让这些孩子安静下来,认真听课。

多年来,为了“爱心课堂”的孩子们,潘玉莲付出了很多心血,做出了很多牺牲。每月的低保金除了维持生活必需,她都用来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钱不够用她就去捡废品。担任社区小组长后,她将社区给的大部分生活补贴也都用于“爱心课堂”。她还要独自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和正在上学的孙女,尽管这样,她依然无畏眼前的艰难,将心中的大爱,传递给更多的孩子。

从“爱心课堂”走出去的学生,有的加入了教师队伍,有的进了企事业单位。他们经常利用假期回到“爱心课堂”助教,继续传递这份爱心。

现在,潘玉莲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但却一刻也没有打算停止开办“爱心课堂”。她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着这些维吾尔族孩子将来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将爱心课堂一直办下去。”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201 马永海

马永海,男,回族,1960年9月生,生前系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韦州镇泽忠宾馆保安。

危急时刻,马永海纵身跃入弥漫着毒气的下水井道,勇救3名被困群众,书写了见义勇为的人间大爱。

2014年6月26日,韦州镇永盛食府经营者苏玉平发现餐厅下水管道堵塞,带着儿子苏彦峰四处查看,最后确定问题出在相邻的泽忠宾馆院内地沟与下水主管网接口处。苏玉平对儿子说:“地沟狭窄,我先下去看看。”几分钟后,苏彦峰呼喊父亲不见回音,也跳下去向地沟深处走去。就在此时,给餐厅供应羊羔肉的苏文明到餐厅送肉,听说苏玉平父子俩在维修下水管,便来到下井口旁准备帮忙。因没有听到地沟里传来任何声音,苏文明顺着井壁下到井下,没走几步便感觉一阵眩晕。他当即大呼:“救命!救命!”

在宾馆任保安的马永海听到呼救声,立即跑到井口查看,发现了神志不清的苏文明。当过矿工的马永海立即明白:是地沟里有毒的沼气伤了人。他深吸一口气,跳入井下,把苏文明拉了回来。当得知地沟内还有苏玉平父子俩后, 马永海立即跑回屋内拿了一条湿毛巾捂住口鼻,又跳到井下。顺着下水道走了六七米,他发现已经失去意识的苏彦峰。为保证苏彦峰头部和上半身不受伤,得把他头脚转顺才能拖出去。可地沟狭小,怎么办呢?马永海搬起苏彦峰的上半身,用尽全身力气将其背靠墙壁成坐卧姿势,再抬高苏彦峰的腿脚,向相反方向一点一点挪动。然后,他两臂架在苏彦峰腋下、双手紧锁在苏彦峰胸前,一步一步向后挪动,成功将苏彦峰救出。

此时的马永海已经体力透支,手脚因为严重缺氧和中毒都开始发抖。但他救出苏彦峰后却没有迟疑,转身再次爬进地沟。在地沟末端,他找到苏玉平,又用尽全身力气将苏玉平背起往井口爬。在距井口还有3米的地方,马永海因吸入毒气过多,晕了过去。守在井口的群众把两人拉出井口,随即将4人送往医院。经救治,4人均脱离生命危险。为感谢马永海的救命之恩,康复后的苏玉平登门重金答谢,却被马永海婉言谢绝。他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谁遇到都会拉一把。”

2016年10月2日晚上,马永海在上班路上突遇车祸,永远地离开人世。

马永海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宁夏回族自治区“最美人物”等称号。

202 王锋

王锋,男,汉族,1978年12月生,生前系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村民。

在大火肆虐的生死关头,王锋毫无畏惧、挺身而出,以生命为代价,三入火海救人,使20多位邻居在火灾中无一伤亡,谱写出一曲侠肝义胆、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2016年5月18日凌晨,租住在一楼的王锋被一股焦煳味呛醒。他打开卧室门,只见大厅内停放的10余辆电动车、摩托车一边熊熊燃烧一边冒出滚滚浓烟,并不时传来爆炸声。“失火了!”见此情景,王锋顾不上穿好衣服,迅速冲出房间,大声呼救。

他们一家居住的房间离门口最近,王锋打开楼房大门后,回身冲进火海,将妻子与一双儿女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连声提醒妻子:“赶紧报警!一楼还有学生!”王锋说完,再次冲进火海,救出被困在一楼的两名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此时,他还没被大火烧伤,完全可以保命外逃,等待救援。但人命关天,眼见浓烟已经吞噬整栋楼,一分一秒的延误都会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

楼上还有人!救人心切的王锋顾不上危险,义无反顾地第三次冲进正在燃烧的居民楼……大约过了七八分钟,王锋从火海中跌跌撞撞跑出来,此时的他已被大火烧成“炭人”。尽管已经神志不清,他仍凭着本能沿小巷奔跑、呼喊:“楼上有人,快救人!”跑出50多米后,这个三入火海的钢铁汉子终因伤势过重倒下。他的身后,是一串带血的脚印。当赶来的医护人员把王锋抬上救护车时,他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嘴里还一个劲儿地念叨:“楼上有人,先救他们!”

由于王锋及时示警并不顾自身安危与烈火搏斗,二、三楼居民及时采取自救措施,为专业救援人员施救赢得宝贵时间。最终,20多名邻居全部安全脱险,而王锋全身98%的皮肤被严重烧伤,生命垂危。王锋三入火海救人的壮举感动了无数人,社会各界纷纷为他献爱心。当地政府也多方组织施救,但他终因伤势过重,于2016年10月1日不幸逝世。

王锋荣获“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203 王玉平

李振有

王玉平,女,汉族,1963年11月生;李振有,男,汉族,1960年7月生,中共党员。二人均为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西石桥村村民。

寒冬里,祖孙三人随同失控的电动三轮车冲入路边鱼塘。路过的王玉平、李振有毫不犹豫,跳进冰水中救援。呛水了、手冻麻了、脚划伤了,他们全然不顾,争分夺秒将祖孙三人救出水面,避免一出家破人亡的悲剧。

2016年11月11日早晨,王玉平在骑车出门途中,突然听到路边鱼塘传来微弱的呼救声。她急忙跑到塘边,只见水中一个小男孩露出一个头,正挣扎着喊救命。原来,同村的一位65岁老人送两个孙子去上幼儿园,途中不慎冲入鱼塘。老人和两个孩子被困在封闭式的电动三轮车内。幸好一个男孩的头部没有完全被水淹没,从车窗探出来拼命呼救。王玉平立刻扯掉棉衣踢掉鞋,跳进鱼塘向孩子走去。那时已立冬,事发时又是清晨,池水冰冷刺骨,很快没过了她的胸口。王玉平这才想起自己不会水,于是赶紧呼救请人帮忙。

同村村民李振有恰巧路过。他来不及多想,一个飞身跳进水里,游到落水的三轮车旁,抱住那个落水的孩子全力向岸边游。孩子的求生欲望强烈,在水中不停扑腾,还死死抓着李振有的头发,导致他连呛了几口水。那一刻,李振有的身体被孩子压着一个劲儿往下坠。但他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坚持住!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岸边。”

王玉平、李振有合力救出第一个孩子后,没敢停顿,又迅速返回水中。李振有拿砖头用力将车窗玻璃砸开一条缝,再用手掰开车门,和王玉平一起先后将困在车里耳鼻出血、重度昏迷的另一小男孩和中度昏迷的老人救上岸。第二个男孩被救上来时已经没有了呼吸。一位热心村民立即对孩子采取急救措施,终于使孩子恢复生命体征。王玉平跟着随后赶到的救护车将祖孙三人送到医院。经过抢救,三人全部转危为安。确认祖孙三人没有生命危险后,浑身冰凉的李振有才默默离开。救人的过程中,他呛了好几口水,手脚多处被划伤,还感染风寒输液一周。王玉平、李振有二人平时在村里就是出了名的热心肠,无论谁家有困难,他们都会跑前跑后,嘘寒问暖。正因为如此,面对危险时,他们才能奋不顾身挺身而出。

204 王正田

王正田,男,汉族,1962年1月生,四川省成都市高建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环卫工人。

王正田虽然身有残疾,却有一颗勇敢的心。30多年未下过水的他,却在危急关头跃入激流救出轻生女子。生死瞬间,毫无怯意,王正田以非凡勇气、豪迈壮举,诠释大写人生。

2016年6月12日上午,天气渐热气温升高。不少市民来到都江堰市柏条河边垂钓、消暑。王正田则在清理河岸垃圾杂草。中柏桥下,一名30岁左右女子坐在河边,神情失落沮丧。“女娃,不要坐在这儿。这里水又大又急,太危险了!”王正田主动上前提醒,女子却未作任何回答。他担心女子出事,一边干活一边用眼角余光留意对方。当他在河边一棵小树苗旁弯腰清扫时,忽听身后“扑通”一声水响。“糟了,出事了!”原来,女子见王正田被树苗遮挡,突然跳进湍急的河中。

王正田来不及多想,丢下手中扫帚,一边高呼“有人跳河,快救人”,一边跳入河中向女子奋力游去。时值夏季,河水异常湍急。因腿有残疾,王正田已经30多年没下过水。水性生疏的他奋力划水,几次接近女子又几次被激流冲开。眼见河水将女子冲向河心,王正田憋足一股劲游近女子,一把托住其头部,让她的头露出水面以便呼吸,然后拼尽全身力气将其推向岸边。

这时,在河边钓鱼的任师傅闻讯赶来。在二人共同努力下,终将女子救上岸。周边市民群众也闻讯赶来,拨打110报警。为避免女子再做傻事,王正田和热心市民合力劝说开导。直到民警赶到,他才悄然离开现场。

“柏条河的水又急又凉,就连游泳技术好的都不敢轻易下水,王师傅能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把轻生女子救上来,事后还毫不声张悄悄离开,太让人感动了!”一位目击市民说道。面对赞誉,王正田的回答真诚而朴实:“当时情况紧急,我不跳下去,她就会被冲走。虽然我腿有残疾,但不能看着一条生命在眼皮底下失去!”

王正田荣获四川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205 王东拉海

王东拉海,男,回族,1970年7月生,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城关镇李家坪村村民。

王东拉海在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奋不顾身与持刀歹徒勇敢搏斗,用鲜血彰显社会正能量,谱写一曲见义勇为的英雄壮歌。

2015年7月15日,广河县城关镇双泉村石坡根村村民马某与邻居因纠纷大打出手。马某愤怒之下持刀行凶,当场将对方刺倒在地。当时,现场有不少围观妇女、老人和儿童。马某伤人以后失去理智,挥舞着手中的刀子四处追砍路人,场面一片混乱。

为保护伤者,同时避免伤及无辜,路过的王东拉海来不及多想,逆着躲避的人流挺身而出,主动上前劝阻马某。此时,有人确认伤者已死亡。听到消息后,马某完全丧失人性,不仅听不进王东拉海的劝阻,反而无情地举起刀向他冲过来。王东拉海见状本能地一侧身,结果被刀子深深地扎进背部。身受重伤的王东拉海没有畏惧,反而强忍剧痛,使出全身力气死死抱住马某。现场群众见状,赶紧上前帮忙,终于将马某制伏。

凶手被制伏,王东拉海却倒在血泊中。经县医院全力抢救,他终于转危为安,但因内脏受损留下了严重后遗症。住院治疗期间,面对看望慰问的各级领导、群众,王东拉海说:“阻止马某行凶受伤,我一点都不后悔。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挽救伤者的生命。”

王东拉海生性憨厚老实,有一副热心肠。在家他是一个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在外他是位热心肠好村民、好邻居、好公民。几年前的一个秋天,在县城漳河桥附近,一位老大爷遭遇车祸。途经此处的王东拉海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使老大爷及时得到救助。

王东拉海荣获甘肃省道德模范称号。

206 王生廷

王双廷

王生廷,男,汉族,1969年10月生,中共党员,国网河北石家庄井陉县供电公司小作供电所员工;王双廷,男,汉族,1967年3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小作镇南石门村党支部书记,二人系兄弟。

面对突然来袭的滚滚洪流,王生廷、王双廷兄弟不顾个人安危,分头逐户通知群众转移。在生死存亡的15分钟内,他们喊起来30多户人家、挽救198条性命,却失去至爱亲人。

2016年7月19日夜,井陉县南石门村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袭击。21时许,山洪冲倒电杆,造成南石门村停电。身为供电所员工的王生廷冒险前去查看情况,突然发现滚滚洪水正在向村子袭来。危急时刻,他不顾个人安危跑回地势低洼的村中,与身为村支书的哥哥王双廷一起挨家挨户拍门、呼喊,通知并帮助乡亲向高处转移。王生廷路过妻子高建林所开的小卖部时,只高喊妻子赶紧回家,却没有停留片刻。洪水袭来仅15分钟,大半个村子便被淹没。因为两兄弟及时预警,30多户人家198口人顺利脱险,但是王生廷的妻子高建林却因躲避不及,不幸遇难。

灾难夺走亲人的生命,但却夺不走一名共产党员的意志品质。王生廷说:“越是紧急时刻,党员越是要站出来,扛起来,让大家安心。”安葬妻子第二天,他就和哥哥一起,全力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他摸排南、北石门村低压电力设施损坏情况,为电力抢修提供准确数据;积极参加高压线路抢修恢复工作,在作业现场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用自己家的铲车,清理南石门村通往高速路的道路,为电力快速抢修开出一条平坦大道;每天都帮村委会输送发放救灾物资。在两兄弟的带领下,南石门村的救灾重建工作进展顺利,很快就恢复供电、供水和通信,南石门村也恢复昔日的容貌。

王生廷、王双廷兄弟荣获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见义勇为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207 王建军

王建军,男,汉族,1985年9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西宁市公安特警支队四大队副大队长。

从警9年里,王建军利用业余时间惩恶扬善,抓获抢劫、扒窃、诈骗等各类犯罪嫌疑人210余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余万元,以满腔热血和一身正气维护着城市和谐与安宁。

2009年5月7日晚,王建军在下班路上遇到犯罪嫌疑人辛某持刀抢劫一名妇女。他大喊一声,拔腿就追。眼看逃跑无望,辛某突然抽出一把半尺长的尖刀,转身顶在王建军的胸前。面对威胁,王建军没有丝毫恐慌和畏惧,义正辞严地喝道:“把刀放下!你跑不掉的!”见王建军毫无退缩之意,辛某心虚手抖。就在对方犹豫的瞬间,王建军一个锁喉折腕,迅速夺下尖刀,将其擒获。

2012年端午节期间,王建军乘坐公交车时,发现两名男子形迹可疑。凭着经验,他断定这两名男子就是常在公交车上行窃的“刀片客”。此类“刀片客”往往都是团伙作案,抓捕十分困难和危险。王建军先是冷静观察,发现扒手用刀片划破乘客衣兜实施行窃后,立即亮明身份对司机高声喊话:“我们是警察!车上有扒手,不要开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然后又说:“我们是专业跟车反扒警察,还有同伴就在后面车上。车上的扒手不要反抗,请乘客们检查自己的衣兜和钱包!”扒手怕暴露没敢有所动作。随后,他以盘查名义接近两名犯罪嫌疑人,将其迅速控制。

2012年12月的一天晚上,王建军下班途经某小巷,突见8个手拿长砍刀的小青年从两辆面包车上跳下,气势汹汹冲进一间棋牌室。他见形势不妙,立马跟着冲进去,只见里面一个中年男子已被打倒在地。王建军一边大喊“警察,不许动”,一边将行凶的一个小青年拽倒在地,迅速夺下砍刀。另外几人趁乱逃跑,一场血案被他及时制止。

2013年5月27日下午,王建军和新婚妻子乘坐公交车外出时,发现3名扒手相互掩护,从一位妇女挎包内窃得一个钱包后准备下车。王建军当即对3名扒手大喝一声:“站住,我是警察!”随后,他快速上前抓住窃得钱包的扒手。在与扒手厮打过程中,公交车门突然打开。王建军重重摔下了车,身上多处摔伤,但他咬着牙一路追赶,最终将扒手制伏。

王建军荣立三等功3次,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

208 王海滨

王海滨,男,汉族,1989年10月生,共青团员,昂思菲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职工。

居民楼突发火灾,王海滨冒着生命危险从5楼往下挨家挨户敲门通知邻居,并强忍剧痛打开被火烧得滚烫的单元楼铁门,为他人开辟“生命通道”。15名邻居安然无恙,他全身皮肤88%的面积被严重烧伤。他的勇敢和坚强,感染无数申城市民,被誉为“上海好邻居、救火真英雄”。

2015年6月16日,上海市闵行区某单元楼1楼突然起火。由于天气闷热,家住5楼的王海滨睡觉时就把家门打开,只关上外面一扇防盗纱门。这让他成了最先发现火情的人。被浓烟呛醒后,王海滨出门观察,发现是楼下着火。随后,他一头扎进浓烟之中,挨家挨户敲门,叫醒熟睡的邻居。母亲最初还能听见他在4楼、3楼大声呼喊,后来就没了他的声音。住4楼的王女士被王海滨叫醒后,开门想看个究竟。结果门才开一个小缝,浓烟伴着烈焰一涌而入,将她的头发烤焦一撮,手也烫伤一块。王海滨就在这样的高温中,一直敲门下到1楼。

小区门卫顾师傅、陈师傅发现火情后,到楼下尝试开门救火。但此时单元楼铁门已被烧得滚烫,门卫师傅没有钥匙根本无法开门,在门外急得团团转。危急之中,王海滨从浓烟中现身,强忍疼痛打开防盗门。门卫师傅赶紧用灭火器灭火,王海滨却一头栽倒在地。

消防车和救护车先后赶到。消防员扑灭余火,从楼内疏散出15人。王海滨被送往医院急救。邻居陈先生在2楼发现王海滨遗落的被高温烤变形的眼镜和一只拖鞋。邻居们感动地说:“从2楼往下十几级台阶,海滨是赤着脚跑下去的。真不敢想象其中的痛苦。没有他的呼救,后果真不堪设想!”

经过急救,王海滨脱离生命危险,但全身88%的皮肤被严重烧伤。后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冲下楼救人那一刻,我没有纠结和犹豫。如果时间能够倒回,想到能救这么多人,我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王海滨荣获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上海市见义勇为楷模、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

209 扎西林具

扎西林具,男,藏族,1986年8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公路局拉贡机场高速公路管理分局养护中心桑达养护站副站长。

扎西林具技艺超群、胆识过人,在地震、雪崩、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危难时刻,一次次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置生死于度外,完成抢险任务,守护道路畅通,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被称为“天路保护神”。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博克拉发生8.1级地震,我国聂拉木县距离震中直线百余公里,房屋倒塌,山体崩裂,交通阻隔。通往边境的318国道遭到严重损毁,地处中尼边境的樟木镇成为与外界隔绝的孤岛。扎西林具临危受命,带领道路应急小分队开往抗震救灾第一线,奋战数个日夜。就在大家奋力抢险的时候,7.2级余震突然来袭,使318国道拐弯处山体发生大面积塌方,飞石不时从山上滚下。此时,樟木镇已经与外界失联30个小时。为了被困的数千名父老乡亲,顾不得松软路基随时可能塌陷,以及被飞石击中、被塌方吞没的危险,扎西林具第一个开出挖掘机,沉着应对、准确作业,迅速在塌方土石上面开出一个操作平台。在他带领下,其他机手也纷纷投入战斗、同时作业。在与外界隔绝36小时后,通往樟木的道路“生命线”终于被打通。

2013年,交通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结束全国最后一个县(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扎西林具作为一名建设者参加战斗,历次抢险中积累的经验、不怕危险的精神和高超的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波密至墨脱,一边的悬崖下面是雅鲁藏布江,一边的山上积雪极易松动崩塌。就是因为一次大雪崩,刚修的公路被全部毁坏。为在施工黄金期打通雪崩路段,指挥部决定成立突击队,扎西林具第一个报名参加。他让同伴先撤到安全区域,自己驾驶挖掘机在悬崖边操作。就在即将挖通道路的时候,突然发生雪崩,当他发现雪崩的时候,已经根本来不及撤离。夹杂着雪块、泥土和石头的洪流呼啸而过,距离扎西林具只有一步之遥。就这样,他和死神擦肩而过。大家都说,就连无情的雪崩也不愿意伤害这位西藏公路上的勇士。

扎西林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下转第十六版)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peidiangui/

(责任编辑:东莞配电箱)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军方“清场”:埃及政局的过去与将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