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
这几天,有一个视频在网上很火——北京冬储大白菜开卖,市民排队囤货。在蔬菜种植技术尚不发达的过去,北方人在寒冷漫长的冬天能吃到的蔬菜有限。因此,多产耐寒易存储的大白菜就成了人们最好的选择,一般家庭都会囤100-500斤用于过冬。网友评论说,这是北方人的专属记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冬”是指“终也,万物收藏也”。一个“藏”字,有两层意思,尽显冬意。一是指:物尽藏、农事休、人猫冬。
第二层的意思,便是《诗经·谷风》中说的:“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贮藏了许多过冬的菜。这些冬贮菜是蔓菁、萝卜和大白菜之类耐存蔬菜。
而在江南,虽然不需要像北方那样“藏”过冬的蔬菜,不过人们还是发挥着想象力,付出着辛劳,把物资“藏”起来,把冬天也过得丰裕而幸福。
嘉兴绍兴 立冬开酿
海盐这个立冬开酿仪式持续了130年。
一百多年来,在海盐沈荡镇的黄酒酿造厂里,每年都会举行立冬开酿仪式,祈求福祉。
嘉兴“冬酿”
何为立冬开酿?
一来立冬之后的气温是最适合酿酒发酵的。这时酿造黄酒称为“冬酿”。
二来,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确保发酵顺利进行,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
绍兴酿造黄酒。
进入冬季以后,江南一带的人习惯喝黄酒驱寒,烫上一壶,暖心暖胃。
而在绍兴,也有“冬酿”的习俗。今天,第二十三届绍兴黄酒节开酿典礼也在绍兴中国黄酒博物馆广场举行。
义乌400年土法熬红糖
数百年来,义乌民间流传的农谚有云:“有糖无糖,立冬绞糖。”
浙江义乌义亭镇沃野千里,一片片望不到边的甘蔗林行走在义亭的乡间,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甜蜜的味道,它浓郁、醇厚,给人以幸福感,这味道便来自于义乌传统的制糖技艺。
义乌福堂镇熬红糖。
土法熬糖用热火朝天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一堆柴火半壁砖墙,几把铁瓢九口大锅,木质糖槽,沿袭了近400年的技艺,就这样薪火相传,一辈又一辈。
义乌的佛堂镇燕里村是义乌红糖的创始村,而西楼村则一直守护者制糖技艺。由于西楼村地处偏僻,当时的交通非常不便利,大多数村民和外面的世界交流很少,为了供家里的孩子读书,村民们只能坚守祖辈传下来的这门手艺。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份坚持,红糖让这个小村庄扬名省内外,也让这里的村民过上了蜜糖般的好日子。
桐乡杭白菊采摘进行时
进入立冬时节,桐乡杭白菊也进入采摘期。虽姓“杭”,但这不能动摇桐乡作为杭白菊原产地的地位。
花田里,一个个花苞胀鼓鼓的。风吹过,花海涌起一波波锦缎似的波浪。
采菊人忙碌地采摘着菊花。小蛇皮袋上的布条系在腰间,弯下腰,右手迅速地在菊秧枝头上扫过,一眨眼,手心里就塞满了菊米。往腰间的袋子里一撒,便刷刷地发出碰撞声。
采摘杭白菊。
嫩黄娇小的胎菊,以及莹润洁白的朵菊,将被陆续采下制作成干品。
一袋袋新鲜杭白菊被搬送到工厂里,空气里飘散着其特有的清苦香味。
杭州金华,立冬可以腌制酱货
立冬这一天,北方的习俗是吃饺子,南方的习俗是吃麻油鸡和姜母鸭。浙江属江南。对于老杭州人来说,立冬就像是一声炮响,打响了家家户户开始腌制酱货的第一枪。
晒酱油肉的最佳时间在立冬后、冬至前。倘若在立冬前,天气还暖和,阳光比较强烈,而冬至后天气变化无常,阳光“柔弱”,不利于晒酱油肉。
老杭州人对腌制用的酱油很有讲究,爱用老字号湖羊牌酱油,图的是个鲜香。
腌制火腿。
以往立冬,浙江省东阳市老汤火腿有限公司腌制车间内,师傅们在忙着腌制今年首批火腿。立冬也是金华火腿最佳腌制季节,火腿加工企业纷纷开起生产流水线,投料腌制火腿。
秋收图。
秋风北起,立冬寒来。江南秋意盎然、硕果累累,一般要到11月下旬到12月初才会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天。立冬时节,“藏”一份秋意,以御未来的寒冷。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3683.bidadk.com/peidian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