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今日寒露,一起赏菊、登高、钓鱼去!

2019-10-09 01:22:23浏览:142评论:0 来源:配电柜   
核心摘要:  2018年10月8日16:14,农历八月廿九,当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我们将在午后迎来寒露节气。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

  2018年10月8日16:14,农历八月廿九,当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我们将在午后迎来寒露节气。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的节气,历书中曰:“斗指甲为寒露, 斯时露寒而冷, 将欲凝结,故名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中亦曰:“(寒露) 九月节, 露气寒冷, 将凝结也”。跟白露节气一样,寒露也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的节气,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

  我国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意思是,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10月8日寒露。广东省南部沿海市县多云间晴为主,其余大部分市县晴间多云。最低气温:清远和韶关两市的北部地区介于13℃~16℃,南部沿海市县介于20℃~23℃,其余市县17℃~21℃。最高气温普遍介于28~31℃之间。

  寒露节气养生 重在养肺

  自“寒露”时节起, 雨水渐少, 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由热转寒。在自然界中,随着寒气的增长, 万物逐渐萧落,阴阳之气开始转变, 阳气渐退,阴气渐生。

  而燥邪伤肺,寒邪亦伤肺,此阶段是呼吸疾病与皮肤疾病的高发期;加之今年的年运影响,肺气本弱者会更加敏感。

  因此,“寒露”节气重在养肺,做好肺系的养护,则呼吸疾病、皮肤病、便秘等病可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寒露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起居稍有不慎则易患感冒,所以“切忌贼邪之风以伤空隙,勿冒风邪”。肝肾在此时节相对弱势,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体容易被风寒侵入,引起大小关节不利。

  所以,在寒露期间要注意适时添衣,特别注意脚部保暖,“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民间尚有“寒露脚不露”的说法。

  除外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柔和的拉伸运动最适合多风的秋季,可在室内开展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或瑜伽等各种自己喜欢的运动。

  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秋分过后,此时的燥邪多为凉燥,燥邪之气易侵袭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人体容易出现咽干、眼涩、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秋燥症状。

  饮食调理上仍要遵循“少辛多酸”的原则,毕竟如生姜、青葱、大蒜、辣椒等辛辣食物过食易耗伤阴精。当选择雪梨、蜂蜜、杏仁、芝麻、柿子等柔润之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柿子,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之说,柿子为寒露节气时令水果,营养价值高,有清热祛燥、润肺化痰、软坚、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效。

  但因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在空腹情况下容易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容易造成消化道梗阻而引起一些列上腹部症状。故切忌空腹吃柿子。

  古人常讲,伤春悲秋,秋季对应五情之悲伤,寒露节气,气候渐冷,日光减少,风起叶落,因而时常引起人们心中的凄凉之感,产生悲伤的情绪,悲伤之情容易伤了肺气。故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也是这个节气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要因势利导,积极宣泄,通过登高望远、访亲探友、琴棋书画等主动排解不良情绪,保持乐观阔达的心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寒露节气膳食推荐(来源于杨志敏教授主编的《每日一膳?秋令节气养生篇》)

  黑米燕麦核桃露(3人量)

  食材:黑米50克,燕麦30克,核桃肉50克,黄豆50克,砂糖适量。

  做法:黑米、黄豆温水浸泡30分钟,把黑米、黄豆、核桃肉放入搅拌机中,加适量温开水,打碎搅拌成浆液。锅中加水煮沸,入燕麦和上述浆液,煮熟后加砂糖调味。

  专家点评:黑米有“黑珍珠”的美誉,宜煮粥食,能养人。燕麦充饥滑肠。核桃肉润而补肾。黄豆能补中。四物均是高纤维、高维生素B族的食品,有助于调节血脂、血糖,利于肠道蠕动及体重控制,对改善头发早白、面色萎黄、腰酸腰痛、皮肤干燥有一定的效果。本膳食适合行业精英、爱美、超重、“三高”人士及老年人食用,同时也是一款适宜大众的主食。

  小贴士:超重、血糖升高者去糖。便溏者不宜。

  大麦人参茶(1人量)

  食材:大麦10克,生晒参15克。

  做法:大麦洗净,生晒参洗净切片备用。把食材放入茶壶内,加开水浸泡15分钟即可饮用。

  专家点评:大麦味咸、微寒,无毒,能生津止渴而除烦热。生晒参味甘苦,能补气生津、抗疲劳。两者相配,成就一杯缓解疲劳、生津润喉的茶饮。叹一盏,苦后回甘,忘却白日的倦怠,尽享家庭的温馨。

  寒露习俗,传统风雅

  ◎登高

  寒露时节,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是秋意渐浓,蝉噤荷残。这个节气往往与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相遇。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有这个重要习俗——邀约亲朋,登高望远。

  ◎赏菊

  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的月份。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它的踪迹。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

  ◎秋钓边

  在我国南方,寒露时节告别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赏花、吃螃蟹、钓鱼的好时节。由于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斗蛐蛐儿

  秋风起,斗蛐蛐儿。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斗蛐蛐儿的高潮期。蛐蛐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吃花糕

  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等。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林嬿钊 谭健成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严慧芳?

  【图片来源】新华社(署名图片除外)

  【通讯员】宋莉萍 朱海媚

  【校对】符如瑜

  【作者】 严慧芳 王良珏 孙俊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

(责任编辑:配电柜)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苏城已迈开入秋的脚步 寒露将至 下周冷空气势力不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