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只有28岁的北堤麻辣肉,算是豆腐衍生物处理中的一次意外。这朵“奇葩”般存在的零食,撩拨了太多80后的童年。 它的发明人叫熊玉琪,这位63岁的厂长因北堤麻辣肉这项成果而闻名。熊玉琪在重庆念书时学的就是调味品和酿造专业,1987年进入常德豆笋厂,负责处理一些上不了市面的豆笋。“豆笋出厂的时候有等级之分,好的都要拿到市面上卖掉,但是那时候三级豆笋因带甜味,又不成一整块,没人问津,我就负责这部分产品的处理。”那时能吃的零食非常少,他就想着能否将这部分含糖量较高的豆笋做成能当零食吃的小食品。于是,他用色拉油、精盐、味精、辣椒等原料调制,做出了一道麻辣零食。“味道还不错,那时候没什么吃,很受欢迎。” 到1989年,他从豆笋厂出来后开始单干,在常德北堤巷开了一个小作坊,专门做麻辣肉。“麻辣肉一开始叫麻辣菽肉,‘菽’是豆类的总称,那时就想做豆制品,取名没那么多讲究,可后来大家干脆省略掉这个难念的字,干脆叫麻辣肉。”在小作坊里,熊玉琪一开始用豆笋做麻辣肉,但豆笋就是煮浆时飘在豆腐表面的那层皮,原材料不够用。“能用豆皮来做,原材料是极好的,而且味道可能更好。” 麻辣肉的工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复杂,相比豆腐,它更简单可控。熊玉琪挑选颗粒饱满的东北黄豆,挑选出坏豆子,连泡水都不需要,直接经过大豆压榨机压榨。把豆油榨干后,剩下的豆粕用来打成黄豆粉,再加水和豆粉搅拌均匀后直接放入膨化机中膨化。“这些膨化出来的东西称之为豆皮,它像小孩吃的爆米花一样,膨化出来。”豆皮出炉后,只需要用切割机切好,放入油锅中炸,再放入用色拉油、精盐、味精、辣椒等原料调好的料中搅拌,麻辣肉就成型了。 “在北堤巷的时候我是散卖的,后来发展为真空包装,现在搬到武陵区工业园内,就不再卖散装了。”
上一篇 关闭本页
了解更多请登陆 电柜 http://3683.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