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十一:狂欢还是战争
2009年,当时还是淘宝CFO的张勇为了打造让消费者易记的活动而发明了“双十一”。如今,“双十一”已经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

双十一的“七年之痒”
2010年,中国B2C市场份额前五位依次为天猫(当时名为淘宝商城)、京东、当当、亚马逊、新蛋。如今,只有天猫和京东仍在舞台的中心。阿里系老大的地位暂时难以撼动,京东则充满变数,也在今年成为大小电商瞄准的“活靶子”。

“双十一”七年之痒互掐升级 除了噱头还剩下什么?
“双十一”,在2009年诞生之初,原本只是个以购物安抚“光棍”的人造节日,经过6年演变,却俨然成了电商与消费者的“全民狂欢日”。时至第七个年头,这个还处在大家期待中的节日,早早的因为京东的“一纸诉状”以及阿里的“鸡鸭”回应而奏响了充满噱头与调侃的序曲……

“双11”7年,你痒了么?
国内专业电商平台逐渐兴起,比价和优惠推送网站慢慢成熟,海外代购开始充分竞争、正品保障吸引消费者……电商江湖已经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多元体系。对消费者而言,“七年之痒”幻化为一个问号:网络消费,除了低价,还该有什么?

双11“七年之痒” 电商向左走向右走
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近日发布消费提示,消费者在“双11”期间要理性消费,尽量选择大型、正规、信誉度高的网购平台和商家,避开“钓鱼网站”。

网购,“累觉不爱”——消费者的“双11”七年之痒
如今最不好抑制的,恐怕就是“剁手党”的“买、买、买”了。可今年,电商和商家为了销量已经“拼了”,而消费者面对频繁的打折、促销、历史低价等等却“乏了”。今年是第7个“双11”,对消费者而言,“七年之痒”幻化为一个问号:网络消费,除了低价,还该有什么?
了解更多请登陆 抽屉式配电柜 http://3683.bidadk.com/choutishipeidiang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