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全年发货量破2亿台 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再创新高

2019-11-07 03:08:20浏览:132评论:0 来源:配电箱   
核心摘要:12月25日,华为消费者业务宣布,在全球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华为P20系列、Mate20系列、荣耀10 等多款华为、荣耀机型在市场

12月25日,华为消费者业务宣布,在全球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华为P20系列、Mate20系列、荣耀10 等多款华为、荣耀机型在市场上表现优异,2018年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含荣耀)已经突破2亿台,发货量8年增长66倍,再创历史新高。

各系列机型大放异彩,表现出色

记者了解到,华为今年发布的华为P20系列、Mate20系列、nova系列、荣耀数字旗舰系列等产品根据消费者不同需求细分市场定位,各系列均有出色表现。其中华为P20系列再次提升智慧摄影新高度,让轻薄、时尚的手机也能拥有专业摄影体验。此外,其出众的美学设计受到众多女性消费者青睐,上市以来全球发货量超过1600万台,其中女性用户占比接近一半。

华为Mate20系列沿袭了华为Mate系列科技研发基因,搭载了华为史上最强大、最精密的麒麟980芯片,更先进的7纳米制程与更强悍的A76 based+G76架构,带来更佳的能效比及全新流畅体验,并让手机的“智慧性”再度升级,上市两个月发货量即突破500万台。

华为nova系列以高颜值基因领航青春潮流主义,受到了年轻用户的喜爱。华为nova 3凭借大胆的配色设计及创新的自拍理念成为2018年最受欢迎的自拍手机之一,华为nova4则延续了高颜值的系列基因,成为新一代极点全面屏的开拓者。截止2018年底,全球nova星人累计超过6500万,引领华为中端档位产品崛起。

荣耀数字旗舰系列一直以工艺革命、设计美学引领行业发展。作为2018年度荣耀美学旗舰代表作品,荣耀10在外观ID设计上大胆创新,以“会变色更潮美”引领时尚科技潮流,与荣耀V10并肩助力荣耀领跑中国互联网手机市场。

以消费者为中心,全年发货量突破两亿台

过去8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用创新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在影像、续航、通信、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引领了行业创新趋势,并获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和赞誉。

与此同时,作为沟通现实物理世界与虚拟数字世界的桥梁,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消费者的信息中枢。华为相关负责人认为,“我们认为用户的隐私安全,与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同等重要,因为这关乎到全球消费者对我们的信任。”对此,华为将隐私安全保护置于商业利益之上,遵从全球最严格的GAPP(Generally Accepted Privacy Principles)隐私技术框架和欧盟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s)要求,将PbD(Privacy by Design)融入产品开发、设计、验证、销售、服务和采购等所有环节,以保障消费者的隐私安全。同时,华为在开放的ARM芯片架构和谷歌Android系统的基础上,对手机安全性做了进一步的增强和补充。

记者发现,也正是得益于这些努力,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从2010年的300万台增长到2018年的2亿台,增长约66倍;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Others”跻身全球TOP3智能手机厂商,并在2018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全球市场份额达到14.6%。

目前,华为智能手机正在为全球170多个国家的超过5亿消费者提供服务,根据权威品牌调研机构IPSOS报告显示,不断进步、勇于创新、值得信赖等形象已经成为华为在全球消费者心中的品牌标签。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面向未来,华为消费者业务将秉承‘我们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消费者’的核心理念,勇于创新,努力成为新一轮智慧手机革命的探索者和引领者,持续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让华为品牌真正为全球消费者所喜爱。”

据悉,华为的产品和服务遍及170多个国家,服务于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北美、欧洲、日本、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4个研发中心。消费者业务是华为三大业务之一,产品全面覆盖手机、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移动宽带终端、家庭终端和消费者云等。基于华为三十多年通讯行业的深厚沉淀,凭借自身的全球化网络优势、全球化运营能力和全球化合作伙伴,华为消费者业务致力于将最新的科技带给消费者,让世界各地更多的人享受到技术进步的喜悦,以行践言,实现梦想。晶报记者 刘羚

了解更多请登陆 plc控制柜 http://3683.bidadk.com/plckongzhigui/

(责任编辑:配电箱)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无限次接单:刷手是如何骗外卖“首单优惠”的?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