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农谚:“寒露雷声发,大旱一百八”,这年景是要坏事?

2019-10-09 01:29:36浏览:54评论:0 来源:配电柜   
核心摘要:点击右上角的红字,关注【三农达人帮】,了解更多最新三农热点资讯!昨天是寒露,是一年中天气变化的转折点,我国传统将寒露,作

点击右上角的红字,关注【三农达人帮】,了解更多最新三农热点资讯!

昨天是寒露,是一年中天气变化的转折点,我国传统将寒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过了寒露,天气会越来越冷,露水增多,气温跌破零度,要进入冬天的预备阶段。目前很多地区已秋意渐浓,白云红叶,偶见早霜。

寒露,是我国24节气的第17个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和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准确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其中凝聚了我们古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在过去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为指导农事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眼下寒露时节,正是玉米丰收,种植冬小麦的农忙时节,咱农民都知道,秋寒高发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所以有很多关于寒露的农谚,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句、寒露到霜降,种麦不慌张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农谚曾是中国北方农民,千百年来生产活动的座右铭,在寒露过后的十几天时间,是冬小麦的最佳种植时间。

第二句、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

过去条件很艰苦,很多农民都喜欢种植烟叶,为了省点钱,如果在寒露的时候不摘掉地里种的烟叶,那么等下霜打了,就没有任何收获了,种植的粮食,霜打了之后就会明显减产,到时候就不能怨天尤人了。

第三句、雷打寒露,干断沟渠

如果寒露时节打雷的话,那之后雨水就比较,而冬天雨水不足的话,就不利于冬小麦的成长,产量自然就有所损失了。

第四句、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进入寒露之后,是农业生产中一个繁忙小高峰,不仅要种植小麦,其他的农作物也到了收获的时候。家里的人都去农忙了,如果收晚了,就可能造成减产等损失,这时候通常是抢收,所以农村都忙成一片的状态。

第五句、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过去科技不发达,农民种地全靠二十四节气,所以寒露这天,人们通常会做一顿丰盛的家宴,来迎接寒露的到来。过了寒露之后,天气就会从凉爽到寒冷,很少能见到还穿着单薄衣服的人了。

第六句、寒露雷声发,大旱一百八

如果寒露时节打雷的话,那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就会持续干旱,这样一来就不利于冬小麦越冬,来年的收成自然也就会受影响了,也就是说秋分之后就听不见雷声了,否则就意味着要“坏事”。

关于寒露的农谚还有很多,比如: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生活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朋友们,你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吧!

(责任编辑:配电柜)
下一篇:

配电箱价格:2021推荐配电箱_家用配电箱

上一篇:

今日寒露, 入冬前最可怕的季节来了!做好这两件事,比吃什么都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