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
秋
露

气温由凉爽走向寒冷,
大地一派深秋的景色,
是准备寒衣的时候了,
雨季不在冬天不远了。
菊月内蒙古,碧云天,黄叶地。
登高,望远,看层林尽染。
寒
寒露
之时
10月8日22时6分,太阳到达黄经195度,迎来寒露节气。
寒露时节,气温更低了,露水更多了,有时成冻露,故曰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
三候

一
候
鸿雁来宾
“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所以九月寒露时的鸿雁已经不是最早南飞的批次了,称为“鸿雁来宾”。
民谚曰:“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南飞带霜来。”

二
候
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出现很多蛤蜊,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
候
菊有黄华
菊花普遍开放。
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禀中和。
寒露
谚语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
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
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
寒露三朝,过水寻桥。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寒露节到天气凉,相同鱼种要并塘。捕捞成鱼上市卖,留得小苗莫伤害。
寒露
诗意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寒露
习俗

菊花会
寒露时节,菊花开得艳丽无比。
北京的天宁寺、陶然亭等处,不仅菊花品种多,而且多为珍品。
吃芝麻
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
秋天气候干燥,吃芝麻养阴润燥。


秋钓边
气温快速下降,鱼、蟹都移向更为温暖的浅水区,正是临水垂钓的大好时节。
收山楂
寒露前后,正是山楂成熟的季节,农家开始忙碌采收。

寒露
养生

寒
露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此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凉热交替之时,人们需要随着气温的早晚变化逐渐增添衣服。
常说的“春捂秋冻”,是指健康人群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凉有利于提高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
内蒙古景致











监制:郝斌
策划:夏虹 通拉嘎
编辑:张荣
动图:石守轩图片:李新军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制作部
编辑:李珍
校对:王皓
声明: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